[实用新型]吸氧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15740.9 | 申请日: | 2012-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09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任双军;张建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诺利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张明月 |
地址: | 050021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吸氧管。
背景技术
目前的吸氧管一般包括一根较粗的导气管,导气管末端通过三通连接有一段双管,双管的末端为鼻塞,鼻塞与双管通过连接管连接成封闭的环形。使用时双管挂在耳朵上或用医用胶带粘在脸颊起到定位作用,可以使鼻塞方便的插入鼻孔而不掉下来。但这种结构稍复杂,且成本比较高,使用起来也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需要设置双管、且使用比较方便的吸氧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是将双管省去,然后设计一个弹性鼻夹,该弹性鼻夹可使用塑料制成,利用其弹性夹住鼻中隔或鼻翼即可,设计时可根据需要方便的实现双鼻孔吸氧或单鼻孔吸氧。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吸氧管,包括导气管,其关键技术在于:所述导气管的出氧口设置成与导气管相连通的可夹住鼻中隔的第一弹性鼻夹,所述第一弹性鼻夹包括末端为出气口的左鼻管和右鼻管,所述左鼻管和右鼻管的形状均为向内侧弯曲的弧形,左鼻管和右鼻管的前端相靠拢。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第二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吸氧管,包括导气管,其关键技术在于:所述导气管出氧口设置成可夹住鼻翼的第二弹性鼻夹,所述第二弹性鼻夹包括盲管和与导气管连通的出氧管,所述出氧管为向内侧弯曲的弧形管或直管,所述出氧管的末端为出气口,所述盲管末端封闭。
上述盲管为直管或向内侧弯曲的弧形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吸氧管省去了传统吸氧管中的双管,使用时靠设置的弹性鼻夹夹持住鼻中隔或鼻翼即可,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可以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技术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技术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左鼻管;2、右鼻管;3、导气管;4、出氧管;5、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参见附图1,吸氧管包括一个导气管3,导气管3的出氧口设置成分叉的第一弹性鼻夹,该第一弹性鼻夹包括左鼻管1和右鼻管2,左鼻管1和右鼻管2均与导气管3连通,左鼻管1和右鼻管2的末端开口形成出气口,所述左鼻管1和右鼻管2均为弧形管,两者均向内侧弯曲,上部靠拢,形成一个类似椭圆形的结构。本实施例适用于两个鼻孔同时吸氧气的情况,使用时将该第一弹性鼻夹的左鼻管1和右鼻管2稍掰开夹住鼻中隔即可固定,使用起来起来比较方便。
实施例2
参见附图2,本实施例的原理与实施例1类似,其也包括一个导气管3,导气管3的出氧口设置成第二弹性鼻夹,该第二弹性鼻夹包括盲管5和出氧管4,出氧管4与导气管3相连通,出氧管4的末端为出气孔,其形状为直管或向内侧弯曲的弧形,盲管5为不通透的管,该盲管5的形状可以为向内侧弯曲的弧形管,也可以为直管。本实施例适用于仅需要一个鼻孔吸氧的情况,使用时稍掰开第二弹性鼻夹的前端夹持住鼻翼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诺利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诺利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157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步行式插秧机非圆锥锥齿轮混合传动宽窄行分插机构
- 下一篇:半导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