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共补复合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16680.2 | 申请日: | 2012-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5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姜常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永刚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共补复合开关。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电力电容器投切器件是带辅助触头的接触器,接触器投入时有10倍以上的涌流,涌流使电容器在介质膜上产生较大的电动力,容易早场(造成)电容器早期损坏,膨胀。接触器工作时需要在吸持线圈上通电保持,长期工作的能量损耗很(大)。由于投入涌流和切除火花的存在,使投切电容器的接触器用于(容易)烧结触点,寿命大大缩短,也给检修和维护带来很大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动作响应速度快,使用寿命长等优点的共补复合开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共补复合开关,它包括分别设置在三相电源线上的继电器常开触点K1、K2和K3,三相电源线与并联电容器组连接;所述任意两相线的常开触点上并联相应的可控硅,可控硅的触发端与过零触发电路连接。
所述并联电容器组为三角形接法的三个电容C,三相线分别电容器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磁保持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可控硅并联,投切电力电容器。投入时,常开触点K1先闭合,然后可控硅Q1、Q2导通,电容器组通过可控硅Q1、Q2与电网接通。两可控硅导通后50毫秒,常开触点K1、K2(K2、K3)闭合,电流流过磁保持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此时两可控硅关断退出,完成投入动作;切除时,可控硅Q1、Q2先导通,然后磁保持继电器K1、K2(K2、K3)的触头分开,电流流过可控硅Q1、Q2,经过50毫秒后,两可控硅关断,电流截止,然后磁保持继电器常开触点K1断开,完成切除动作。控制电路有单片机控制过零触发电路和磁保持继电器。保护措施有:断相保护、再投入保护、空负载保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可控硅实现电压过零点投入,无涌流,对电网冲击小,使电容器延长使用寿命。
2.投入后正常运行,电流流过磁保持继电器,而磁保持继电器实现电流流通无需线圈的吸持,不消耗电流,是零功耗。
3.切除过程有可控硅来完成,切除后无操作过电压和电弧,不会烧坏磁保持继电器的触点。
4.投入动作响应速度快,切除后再投入的时间为2分钟,消除连续投切对电容器造成的损害。
5.复合开关的平均寿命大于5年,长期的经济效益良好。
6.复合开关具有断相保护、再投入保护、空负载保护等保护措施,使电容柜运行更加智能化,这些保护措施也是普通的接触器不具备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中,它包括分别设置在三相电源线上的继电器常开触点K1、K2和K3,三相电源线与并联电容器组连接;所述B相上连接常开触点K2,C相上连接常开触点K3,在K2上并联可控硅Q1,在K3上并联可控硅Q2,Q1、Q2的控制端与过零触发电路连接。
所述并联电容器组为三角形接法的三个电容C,三相线分别电容器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永刚,未经范永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166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振动钻进式冲挖钻机
- 下一篇:钻孔桩基用管状件的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