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门系统承载导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16863.4 | 申请日: | 2012-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11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丁瑞权;李恒文;张高翔;陈钢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D13/00 | 分类号: | E05D1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系统 承载 导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门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轨道交通车辆门系统上的承载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车辆事业的迅速发展,对门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实用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承载装置直接决定轨道车辆门系统的寿命、可靠性、安全性。传统的“C”型单轨式承载导向装置,在承受横向冲击载荷情况下,安装有承载轮、防跳轮的门扇有脱落承载导轨的风险。在传统的“C”型单轨的基础上增加底部导向单轨的改进型承载导向装置,存在承载导轨空间较大,维护困难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门系统承载导向装置,避免当受到横向冲击时发生脱落的风险,从而提高了交通车辆门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门系统承载导向装置,包括承载导轨、承载小车和携门架,所述承载导轨的导轨内腔为侧面半封闭型,且开口处设有档缘;所述承载小车包括安装支架、导向滚轮和承载滚轮,所述导向滚轮和承载滚轮均设在安装支架上,其中所述导向滚轮的轴心为竖直方向,所述承载滚轮的轴心为水平方向;所述承载小车设置在承载导轨的导轨内腔,使导向滚轮处于所述导轨内腔和档缘之间,同时所述承载滚轮沿承载导轨滚动;所述携门架与承载小车的安装支架连接。
所述承载小车将承载装置和导向装置合为一体,使得本实用新型兼具承载和导向功能,且方便拆卸检修;同时在承载导轨的开口处设有档缘,使得当受到横向撞击时有档缘的保护,从而降低了承载小车发生脱落事故的风险。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支架还设有固定轴,该固定轴两侧分别设有承载滚轮,所述安装支架通过该固定轴与携门架连接,通过旋转该固定轴使其中一个承载滚轮与所述导轨内腔的上壁接触,另一承载滚轮与所述导轨内腔的下壁接触。从而可以方便的调节固定轴的两个承载滚轮使得接触导轨内腔下壁的承载滚轮具有承载轮功能,使接触导轨内腔上壁的承载滚轮具有防跳轮的功能。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兼具有承载和导向功能的同时降低了本实用新型受到横向冲撞时发生脱落事故的风险;同时,将承载轮、防跳轮、导向轮组装在同一个承载小车中,结构紧凑,可靠性高,安全性好,加工工艺性好,造价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承载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3所示,一种门系统承载导向装置,包括承载导轨1、承载小车2和携门架3,所述承载导轨1的导轨内腔为侧面半封闭型,且在上开口处设有档缘4;所述承载小车2包括安装支架5、导向滚轮6和两个承载滚轮7,该安装支架5上设有一固定轴8,将两个承载滚轮7对称的设在该固定轴8的两侧,且该承载滚轮7的轴心为水平方向,同时将导向滚轮6安装在安装支架5的上部,且导向滚轮6的轴心为竖直方向,然后将承载小车2安放在承载导轨1的导轨内腔中,使得导向滚轮6处于导轨内腔和档缘4之间,同时转动调整固定轴8使得其中一个承载滚轮7与导轨内腔下壁接触作为“承载轮”,另一承载滚轮7与导轨内腔的上壁接触作为“防跳轮”。所述携门架3是用于安装门扇的,在携门架3上设有通孔,并与安装支架5上的固定轴8连接。
所述承载小车2将承载装置和导向装置合为一体,使得本实用新型兼具承载和导向功能,且方便拆卸检修;同时在承载导轨1的开口处设有档缘4,使得当受到横向撞击时有档缘4的保护,从而降低了承载小车2发生脱落事故的风险。工作时,承载小车2沿承载导轨1作平移运动,同时通过携门架3使得承载小车2与门扇相连,带动门扇在导向轮的导向作用下依照承载导轨1的滑道的轨迹进行运动。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168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