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扰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17637.8 | 申请日: | 2012-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9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刘芳;韦新;朱贞英;门永新;潘之杰;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5/02 | 分类号: | B62D35/02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张智平 |
地址: | 317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装置 | ||
1.一种汽车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扰流装置包括一控制单元、一与所述控制单元相电性连接的开关单元、一能移动的设于汽车尾翼(10)下方的扰流板(20)、一与所述扰流板(20)相联接的滑动单元、及一与所述控制单元相电性连接且与所述滑动单元相联接的第一驱动单元(40);所述第一驱动单元(40)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驱动所述滑动单元,所述滑动单元带动扰流板(20)能移动的伸出汽车尾翼(10)的后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40)具有一第一驱动轴,所述第一驱动轴设有驱动齿;所述滑动单元包括一与所述驱动齿相啮合且设于所述扰流板(20)的底部的齿条(31),所述齿条(31)的延伸方向与扰流板(20)移动的方向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扰流装置还包括一与所述控制单元相电性连接的第二驱动单元(50)、及一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50)相联接的旋转轴(60);所述旋转轴(60)的一端设于所述扰流板(20)的底部处,所述旋转轴(60)的相对端设于所述扰流板(20)的底部处且与第二驱动单元(50)相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板(20)的底部设有两导向槽(21),所述导向槽(21)的延伸方向与扰流板(20)移动的方向一致;所述旋转轴(60)的两端分别设于相对应的导向槽(21)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导向槽(21)前端的内壁凸设有一干涉部,所述旋转轴(60)的两端分别凹设有一与所述干涉部相配合的干涉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单元包括分别与控制单元相电性连接的第一控制按钮及第二控制按钮,所述第一控制按钮及第二控制按钮分别设于汽车仪表盘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板(20)的后端面大致呈弧状。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40)及第二驱动单元(50)均为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1763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岩石型推土机履带板
- 下一篇:轻量化护轮板、手压泵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