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老光电脑屏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18288.1 | 申请日: | 2012-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36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吴琼;李定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众联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5/00 | 分类号: | G02B25/00;G02B7/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方强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青***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脑屏,尤其涉及一种老光电脑屏。
背景技术
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电脑屏幕也在不断的发展,电脑屏幕的尺寸大小、种类繁多,功能也逐渐增多,例如在电脑屏幕上面贴防辐射膜,可以有效的减少电脑对人体的辐射。随着电脑技术的普及,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也开始接触电脑,为了满足老年人的需求,需要提供一种能够放大屏幕字体的电脑屏。
授权公告号为CN2901354Y,授权公告日为2007年5月16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布了一种电脑屏幕字体放大装置,它是在电脑显示屏上面覆盖一个透镜,透镜的一端设置挂钩,另一端设置活动件,由活动件的旋转支撑来实现透镜活动端的翻开。该电脑屏幕字体放大装置能对电脑屏幕上的字体进行放大,而且放大镜片是用防辐射材料制成,可以防止电脑屏幕对使用者的辐射伤害。但是由于该电脑屏幕字体放大装置一端固定另一端通过活动件的旋转支撑来实现透镜活动端的翻开就会出现靠近固定端的文字没有被放大或是被放大的比例与活动端放大的比例不一致的现象;该电脑屏幕字体放大装置不能按照使用者的需求来更换放大镜片,不能满足使用者不同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放大电脑屏幕字体而且各个地方放大的比例一致的老光电脑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老光电脑屏,包括放大镜片和挂钩,其特征在于:所述老光电脑屏还包括镜片夹持装置,所述挂钩设置在夹持装置的四个角上,所述放大镜片嵌入所述夹持装置里。
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前夹片和后夹片,前夹片和后夹片之间设有供放大镜片嵌入的空隙。
所述前夹片和后夹片均是由透明的高分子树脂制成的夹片。
所述放大镜片是由高分子树脂制成的镜片。
所述放大镜片上贴有防辐射膜。
所述挂钩设置为直角挂钩。
所述挂钩与夹持装置相接处设有安装孔,与电脑接触一侧的表面上设置有防滑纹。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老光电脑屏,由于设置的夹持装置能将放大镜片夹持在其空隙里,这样设置的放大镜片,放大电脑显示屏各个地方的字体的比例是一致的。
2.本实用新型的夹持装置可以夹持不同的放大镜片,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时更换放大镜片。
3.本实用新型在夹持装置的四个角上设置了挂钩,使用时将挂钩挂在电脑上,夹持装置就卡在了电脑上,这样就可以放大电脑显示屏上的字体,不需要放大字体时就可以取下夹持装置,这样就可以满足使用者不同的需求。
4.本实用新型的放大镜片上贴有防辐射膜,可以有效的减少电脑对人体的辐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老光电脑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挂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挂钩,2、放大镜片,3、夹持装置,31、前夹片,32、后夹片。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老光电脑屏,包括放大镜片2和挂钩1,老光电脑屏还包括镜片夹持装置3,挂钩1设置在夹持装置3的四个角上,放大镜片2嵌入所述夹持装置3里。这样设置的老光电脑屏放大电脑显示屏上的字体的比例是一致的,而且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来更换夹持装置3里的放大镜片2,方便了使用者。
如图2所示,设置在夹持装置3四个角上的挂钩1是直角挂钩,在挂钩1与电脑接触的一侧的表面上设置有防滑纹,在挂钩1与夹持装置3连接处设有安装孔。设置安装孔是为了方便挂钩1与夹持装置3的连接,设置防滑纹的目的是使挂钩1安稳的卡在电脑屏上。
如图3所示,夹持装置3包括前夹片31和后夹片32,且都是用透明的高分子树脂制成,前夹片31和后夹片32之间设有供放大镜片2放置的空隙。这样设置的夹持装置可以夹持不同的放大镜片,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时更换放大镜片。
为了提高放大镜片2的使用寿命和减少电脑对人体的辐射,放大镜片2用高分子树脂制成,且在镜片的表面上贴有防辐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众联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众联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182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