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太阳能保温防火一体化屋面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18480.0 | 申请日: | 2012-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67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姜若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若安 |
主分类号: | E04D13/18 | 分类号: | E04D13/18;E04D1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2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太阳能 保温 防火 一体化 屋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新型太阳能保温防火一体化屋面,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太阳能发电与建筑材料一体化屋面产品较少,原因在于难以克服太阳能面板的平整与屋面防水之间的矛盾。多数采用了借助于屋面空间,在原屋面上再铺设太阳能面板的做法。此做法增加了二次施工,不利于建筑物整体结构的稳定,太阳能发电系统本身不够稳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已有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按需生产、模块化安装、防火保温的新型太阳能保温防火一体化屋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方式实现,一种新型太阳能保温防火一体化屋面,由太阳能面板(H)、双面增强层(D)、夹芯层(E)、粘固防火层(C)、屋面支撑结构(T1)、屋面防水太阳能电力传输结构(T2)、屋面外侧收边太阳能电力传输结构(F)、隔热断桥充填发泡腔(G)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夹芯层(E)的外层粘固有增强层(D),在增强层(D)的四周,用粘固防火层(C)将夹芯层(E)封闭在双面增强层(D)内,通过将屋面太阳能单元(A)侧截面制作成梯形结构,结合屋面支撑结构(T1)、屋面防水太阳能电力传输结构(T2)保证屋面的安装的稳定性,屋面支撑结构(T1)、屋面防水太阳能电力传输结构(T2)、屋面太阳能单元(A)之间形成的腔隙(G)作为隔热断桥,太阳能面板所产生电能通过屋面防水太阳能电力传输结构(T2)内的导线集中到太阳能电能收集装置。所述的新型太阳能一体屋面是由自身构建成一个个独立防火分区的屋面太阳能单元构成的完整的具有隔热保温的太阳能一体化的屋面系统。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增强层(D)使用硬质耐久防火板材料;所述的夹芯层(E)使用发泡隔热材料;所述的粘固防火层(C)使用防火涂料;所述的屋面支撑结构(T1)结构为T型结构,材质用耐久坚固防火材料;所述的屋面防水太阳能电力传输结构(T2)结构为T型结构,内置金属导线,收集太阳能面板产生的电能,集中到太阳能收集装置,屋面防水太阳能电力传输结构(T2)材质用耐 久坚固防火防腐材料;所述的隔热断桥充填发泡腔(G)结构要点为屋面支撑结构(T1)、屋面防水太阳能电力传输结构(T2)之间不能接触,使用的充填材为阻燃发泡材料;所述的外侧收边太阳能电力传输结构(F)内置金属导线,外侧收边太阳能电力传输结构(F)材质使用耐久坚固防火防腐材料;所述的太阳能面板(H)为太阳能电池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特点是:通过对不同建材的防火进行预处理,有效地形成防火区间,增加了建筑物的安全。通过梯形结构处理及隔热断桥结构的应用,改变了传统屋面瓦依靠瓦面叠加起到防水作用的工艺,通过此工艺的改进,为太阳能面板的安装创造了条件。其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新型太阳能保温防火一体化屋面,可广泛用于各类建筑物屋面。由于使用的发泡的夹芯层,大大减轻了建筑物的总体质量,从而可以有效地增加建筑物的负荷,或者在同样的基础上增加建筑物的高度,或同等高度的条件下,减少建筑物的基础桩基,可有效地节约建筑成本;通过工厂化生产及模块化安装,有效地提高建筑安装效率,减少工程造价;通过使用夹芯层,还为建筑物的节能保温提供了保障,从而解决了保温与防火之间的矛盾。此外,该新型太阳能保温防火一体化屋面可广泛快速用于临时性建筑的搭建。且在临时性建筑拆除后,新型太阳能保温防火一体化屋面可重复使用。最为重要的是,既解决了太阳能面板与屋面无缝粘接,真正实现了太阳能发电与建筑一体化的问题,又解决了建筑物整体节能保温的配套问题,能使新型墙体的保温作用不至于因为屋面系统不配套而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对于边远、零散不便架设电线的地区的用电提供了保障。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太阳能保温防火一体化屋面的正剖面结构示意图。屋面太阳能单元(A)架设于屋面支撑结构(T1)上,在屋面的上方,二个屋面太阳能单元(A)之间的腔隙中间,由屋面防水太阳能电力传输结构(T2)保护。在屋面支撑结构(T1)、屋面防水太阳能电力传输结构(T2)、屋面太阳能单元(A)之间形成的腔隙,由隔热发泡材料充填,屋面支撑结构(T1)、屋面防水太阳能电力传输结构(T2)不接 触,通过此结构,阻断了热能的直接传导和利用空气的对流传导,结合夹芯保温材料的应用,可有效地起到保温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若安,未经姜若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184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水性无毒环氧防腐涂层的储罐浮舱钢板
- 下一篇:幕墙用螺栓连接式后锚板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