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薄型化轮圈装饰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18481.5 | 申请日: | 2012-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194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林永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欣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10 | 分类号: | F21S8/10;F21V23/00;H02K35/02;F21W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型化 轮圈 装饰 | ||
技术领域
本案属于发电装置的领域,尤指一种安装于车辆轮圈中心,而可随之转动并且发电使用的薄型化轮圈装饰灯。
背景技术
一般车辆所使用的照明灯具,不外乎大灯、雾灯、煞车灯及方向灯等等,其中,方向灯又可作为角灯使用,一般用于光线不足的环境如:黄昏但尚有微弱光线时,以作为提示周围车辆或行人注意的主要光源。而,方向灯(角灯)装设于车辆的各个角落,随车辆行进而有光线拖曳的效果,但对于侧方向的车辆或行人并无法有效发挥其警示效果,且其利用车辆电瓶作为电力来源,因此,使用时常态保持发亮,且会损耗原有电瓶的电力。
故,本创作人曾提出中国台湾实用新型专利第M392760号“轮圈装饰灯结构”,揭露一种安装于车辆的轮圈上,利用车辆行进时而能产生电力以驱动自身发亮的轮圈装饰灯结构,请参阅图1,为常用轮圈装饰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中所示,该轮圈装饰灯结构1包含一马达组件11、一电路板12、多个发光二极体13、一透光罩体14及一盖体15。其中该马达组件11包括一马达本体111及一配重块112,且该马达本体111又具有一转轴1111及一壳座1112,该盖体15设置于该电路板12的一侧,且该盖体15枢接该转轴1111,该盖体15带动该转轴1111相对该壳座1112转动以产生电能,并驱动该等发光二极体13发光,而具有美观及安全效果。
然,该马达组件11设有多个线圈组113,且该等线圈组113分别辐射向外环绕设置,该等线圈组113的体积过于庞大,造成整体组装后的体积也随之变大,其安装于一轮框中心时,会凸出于表面而影响美观性,且容易受到碰撞而脱落。再者,该等线圈组113在制造时必须通过专用绕线机而将铜金属线绕依序绕设于其上,不仅增加了设备成本,且所使用的铜金属线数量多而增加材料成本,故有必要加以改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创作的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薄型化轮圈装饰灯,利用一框架内的一磁力元件,可对应二爪极具有交错设置的多个极板及一线圈组,其相对转动后而能产生感应电流,并大幅提升发电量。
本创作的次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薄型化轮圈装饰灯,利用该对爪极及该线圈组的结构设计,据而达到体积缩减的功效,有助于安装后的美观性及安全性。
本创作的另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薄型化轮圈装饰灯,采用模块化设计的该线圈组,而大幅降低制造成本及提升生产效率。
为达上述目的,本创作的一种薄型化轮圈装饰灯,设于一轮圈的中心而能随其运转而发出亮光,包括:一基板,其中心设有一轴孔,该轴孔内设有一轴套,该轴套的中心设有一贯穿孔;一第一爪极,设于该轴套上且位于该基板的一侧,该第一爪极的周缘朝同一面而弯折设有多个第一极板;一第二爪极,设于该轴套上且位于该第一爪极的一侧,该第二爪极的周缘朝该第一爪极的同一面而弯折设有多个第二极板,所述第一极板及所述第二极板交错设置;一线圈组,设于该轴套上且包覆设于该第一爪极与该第二爪极之间;一框架,设于该基板一侧且包覆该第一爪极及该第二爪极,该框架中心具有一枢轴,而穿设于该贯穿孔内而能进行旋转运动;一配重块,对应设置于该框架的外围;一磁力元件,环设于该框架内部,且对应所述第一极板及所述第二极板而分别设有多个磁极部,该轮圈的转动时,该框架及该磁力元件同步旋转,而使该线圈组产生一感应电流;一发光元件,与该线圈组电性连接,而利用该感应电流发亮。
该第一爪极及该第二爪极均为圆盘状结构体设置,且该第一爪极的中央部位对应该轴套而设有一第一通孔,该第二爪极的中央部位对应该轴套而设有一第二通孔,以分别固设于该轴套上,且该第一通孔的周缘形成一第一顶抵部,该第二通孔的周缘形成一第二顶抵部,该第一顶抵部及该第二顶抵部相互顶靠设置。
该线圈组具有一绝缘座,该绝缘座周缘向外形成一环凹槽,以供顺序环绕设置一铜金属线,且该绝缘座中央具有一第三通孔供以套设于该第一顶抵部及该第二顶抵部。
该磁力元件对应该框架而制成一圆环状结构体,且所述磁极部极性相异而交错设置。
该轴套及该框架之间设有润滑用的一垫片。
该配重块对应该框架的外周缘而制成一半圆弧状结构体。
更具有一透光壳体,设于该基板的另一侧,且该透光壳体对应该发光元件而设有一视窗部供光线投射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欣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佳欣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184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