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差压泵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19741.0 | 申请日: | 201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16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宝;谢义;雍万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俊宝 |
主分类号: | F15B21/14 | 分类号: | F15B21/14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李琪 |
地址: | 73005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差压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直接作用泵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海水淡化、炼厂加氢裂化、化肥生产等石化、化工工艺过程中流体余压能回收的自动差压泵。
背景技术
在化工生产、海水淡化、炼厂加氢裂化等工艺过程中会产生余压流体,这些余压流体常常被降压再生使用或直接废弃,造成余压流体中所蕴含能量的消耗和浪费。随着能源的日趋短缺,为了降低工艺过程中的能耗和生产成本人们开始重视并回收利用这部分能量。在中、大流量,中、小压差工况下使用透平式流体能量回收装置回收余压流体所富含的能量;该回收装置通过透平将余压流体的压力能转化为回转轴功率,再利用回转轴功率带动泵或发电机等辅助设备回收能量,即“压力能-机械能-其他形式能量”的二步转换过程;而小流量高压差工况下适用正位移原理回收技术,实现“压力能-压力能”的一步转换,该回收技术中主要采用的能量回收装置有直接接触式和非直接接触式。直接接触式能量回收装置有旋转直接接触式和阀控直接接触式两种,直接接触式能量回收装置是余压流体与低压流体在同一容腔内通过碰撞实现压力转换,以实现余压流体增压低压流体的目的。
目前,旋转直接接触式能量回收装置的代表产品有美国ERI公司的PX系列产品,其回收能力小,介质清洁度要求高;阀控直接接触式能量回收装置的代表产品有德国的PES与西班牙的AqoalYng,这两种产品结构简单,但占地面积大,装配不便。非直接接触式能量回收装置有单缸差压泵、双缸差压泵以及多缸差压泵。
专利《反渗透淡化系统阀控余压回收装置》(专利号ZL01130627.0,公告号CN1156334,公告日2004.07.07)、专利申请《水压式双活塞单缸压力交换能量回收装置》(申请号200710069979.8,公布号CN101125693A,公布日2008.02.20)、专利《差压泵》(专利号ZL972303251,公告号CN2336108,公告日1999.07.21)和专利《一种双缸液压式能量回收装置》(专利号ZL200510050117.1,公告号CN1702320,公告日2005.11.30)等公开的能量回收装置均属于非接触式能量回收装置,这类装置均是在传统直接作用泵的基础上做了局部改进,结构复杂操作不便、产品故障率高。
专利申请《正位移液体压力能量回收装置》(申请号201110066546.3,公开号CN102128188,公开日2011.07.20)公开了一种正位移液体压力能回收装置,包括端盖、泵体、双作用增压缸活塞、双作用增压缸体、轴承、配流轴、调速电机;轴承安装在泵体上,用于支持配流轴,配流轴动配合安装在泵体的中心孔内,两个端盖将配流轴固定,限制其轴向运动,调速电机用螺钉固定在一端的端盖上,其输出轴用键与配流轴连接,靠电机带动配流轴转动给增压缸配流从而实现活塞的往复运动达到能量回收的效果。
专利申请《用于海水淡化系统的差动式能量回收装置及方法》(申请号201010122952.2,公布号CN101782095A,公布日2010.07.21)公开了一种差动式能量回收装置,包括两个并联液缸,活塞将每个液缸分割为两个腔体,且活塞固接有活塞杆,低压原水进口通过进液阀连接两个左侧腔体,左侧腔体通过排液阀连接高压原水出口,两个右侧腔体连接于换向阀,换向阀又连接于高压浓水进口,且连接有低压浓水排放口;使用时使反渗透装置出来的高压浓水通过换向阀交替进入两个液缸的右侧腔体,推动左侧腔体中的低压原水增压进入反渗透装置。该回收装置采用液缸直接增压原理进行特殊设计,实现一次能量转换。经过压力交换后的高压海水的压力大于浓盐水的压力,不需要增压泵再次增压。该回收装置能量转换效率高,节省了运行成本,进一步降低了反渗透系统的能耗。但是该回收装置用两位五通单向阀,以及换向驱动装置等配件辅助工作,存在设备投资大、操作难度高、故障率高等诸多缺点。
上述各种能量回收装置都存在结构复杂、操作困难、零配件多、设备投资大、需要外接动力源或电器控制设备、故障率高等缺点,而且还具有传统直接作用泵的流量、压力脉动大的缺点,不能适应石化、化工生产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故障率低、流量压力稳定的自动差压泵,能连续安全可靠运行,满足化工生产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俊宝,未经王俊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197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15B 一般流体工作系统;流体压力执行机构,如伺服马达;不包含在其他类目中的流体压力系统的零部件
F15B21-00 流体致动系统的共有特征;不包含在本小类其他各组中的流体压力致动系统或其部件
F15B21-02 .来自存储或定时装置的程序控制的伺服马达系统;所用的控制装置
F15B21-04 .同流体性能有关的各种专门措施,例如,排气、黏度变化的补偿、冷却、过滤、预防涡流
F15B21-06 .特殊流体的利用,例如液体金属;使用上述流体的流体压力系统的特殊利用及其控制部件
F15B21-08 .包括电控设备的伺服马达系统
F15B21-10 .延迟装置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