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角度可调的门吸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19814.6 | 申请日: | 2012-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17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宏彬 |
主分类号: | E05C17/02 | 分类号: | E05C1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李海波 |
地址: | 52203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角度 可调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吸配件,具体是指一种角度可调的门吸结构。
背景技术
门吸是门的配件,通过吸合作用来固定打开的门。现在使用的门吸都是采用利用磁铁的磁力作为吸合力的结构,一般在门的下边角处安装磁铁,在对应的墙面上安装另一磁铁,通过两个磁铁的磁性吸合达到将打开的门固定的功效。但是,随着资源的日益紧张,以及国家对产品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原来使用稀土制成的磁铁来生产门吸已不符合环保的潮流,因此对传统门吸的吸合结构的改进势在必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角度可调的门吸结构,该门吸结构不使用传统门吸的磁铁吸合结构,又能实现和传统门吸一样的吸合功能,结构简单且生产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角度可调的门吸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门吸结构包括吸盘和吸盘框,吸盘由位于下部的吸盘球和位于上部的吸盘嘴组成,所述吸盘球位于所述吸盘框内,吸盘球能够转动以调节角度,所述吸盘框的上端具有束缚吸盘球的内缩的收缩口,所述吸盘嘴的材质为软性材料,该吸盘嘴位于吸盘框的外部,呈张口喇叭型。
本实用新型的门吸结构,通过软性材料制成的吸盘嘴来吸附在门或墙的安装吸座上,由于吸盘嘴为软性材料制成,当其按压在墙或门等的安装吸座的位置上时,只要墙或是门等的安装吸座的位置表面光滑,吸盘嘴在收到按压作用下会将其内的空气排出,由此导致吸盘嘴内的压力为负压,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将吸盘的吸盘嘴直接压紧吸合在吸座上,从而达到将打开的门固定的功效;吸盘球能够转动以调节角度;吸盘框的上端具有束缚吸盘球的内缩的收缩口,使可调节角度的吸盘因为其下方球体被卡住而不会被拉出脱离主体。
本实用新型中,吸盘由吸盘球和吸盘嘴组成,吸盘球和吸盘嘴可以采用如下结构:
结构一:所述吸盘球和吸盘嘴一体成型。
结构二:所述吸盘球和吸盘嘴分体成型,吸盘嘴固定安装在吸盘球上。
所述吸盘嘴的材质为塑料或橡胶,优选材质为硅胶或PVC。
本实用新型可以做如下改进:所述门吸结构还包括吸座,所述吸座的安装位置与所述吸盘嘴的安装位置相对应,所述吸座与吸盘嘴相对应的表面为光滑表面。
所述吸座与吸盘嘴相对应的表面为平面或弧面。
可调节角度的吸盘须为软性材料制成,其它部分的材料则不受限制。吸座为表面光滑的物体,吸座的表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弧面,如果墙或是门等的安装吸座的位置的表面光滑,可不用吸座直接用墙或是门等的表面代替吸座吸盘。吸座的大小取决于各种门吸产品的所需的吸力大小要求;吸盘可以设计在装在墙上的一端也可以设计在装在门上的一端,不管可调节角度的吸盘设计在那一端,吸座就设计在另一端;吸座与可调节角度的吸盘吸合位置须为光滑表面,而其它部分形状可以为各种形状,外部主体的形状也可根据需求设计为各种形状,只要两者的形状不影响可调节角度的吸盘的调节角度和吸合功能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门吸结构完全不使用磁铁,又实现和传统门吸一样拥有吸合的功能,而且相比传统的门吸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简单且生产成本低,符合环保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门吸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吸盘;11、吸盘球;12、吸盘嘴;2、吸盘框;3、吸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的一种角度可调的门吸结构,该门吸结构包括吸盘1和吸盘框2,吸盘1由位于下部的吸盘球11和位于上部的吸盘嘴12组成,吸盘球11位于吸盘框2内,吸盘球11能够转动以调节角度,吸盘框2的上端具有束缚吸盘球11的内缩的收缩口,使可调节角度的吸盘1因为其下方球体被卡住而不会被拉出脱离吸盘框2,吸盘嘴12的材质为软性材料,该吸盘嘴12位于吸盘框2的外部,呈张口喇叭型,吸盘球11和吸盘嘴12一体成型,吸盘嘴12和吸盘球11的材质均为硅胶或PV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宏彬,未经张宏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198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