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20273.9 | 申请日: | 201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82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吕岱颖;文志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永立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9/00 | 分类号: | H02K9/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彭长久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结构简单且散热性能佳的电机。
背景技术
目前,电机广泛应用于电子及自动化设备行业中。电机在运行过程中,较大的电流注入定子的线圈,从而线圈产生大量的热,所产生的热量随着未来时间的增长不断聚集,使得电机内部的温度逐渐升高,从而影响电机内部零件的工作性能,对各零件的使用寿命也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电路板的影响更为明显,较易出现破坏电路板上的电子组件的现象,甚至导致电路板烧坏。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有设计通过于电路板表面涂上一层散热层,并于散热层上连接导热件将热量带走,如此,实现了对电路板的散热,对电路板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然而,其尚存在一些不足,例如,结构复杂,生产加工成本较高等。
因此,需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其结构简单且散热性能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电机,包括定子、转子及电机转轴,还包括有电路板,该电路板垂直于电机转轴设置,于电路板一侧和定子之间设置有隔热板,且该电路板的另一侧外部系敞开式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路板一侧与隔热板之间形成有间隙。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子包括有线圈和支承座,该支承座包括沿电机转轴方向设置的轴柱,该线圈固装于轴柱的外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隔热板一体成型连接于前述轴柱上,且隔热板垂直于轴柱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轴柱于隔热板两侧形成有前端部和后端部,前述线圈固装于该前端部的外围,前述电路板安装于该后端部的外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进一步包括有往外抽风的散热风扇。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隔热板上开设有第一散热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路板上对应前述第一散热孔位置开设有第二散热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隔热板上设置有支脚。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有益效果在于,主要系通过于电路板一侧和定子之间设置有隔热板,隔热板有利于阻挡线圈所产生的热量传递至电路板,且该电路板的另一侧外部系敞开式结构,电路板自身的热量可以借助空气实现散热,如此,大大提高了对电路板的散热效果,使得本实用新型之电机产品可以应用于更高温度环境中,进一步拓展了其应用空间,也有助于维持电机产品的较佳工作性能及较长使用寿命,同时,相比传统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之产品更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作及降低了生产成本等优点。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M-M处的截面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支承座的另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壳体 11、第三散热孔
20、定子 21、线圈
22、支承座 221、轴柱
2211、前端部 2212、后端部
30、转子 40、电机转轴
50、风扇 60、电路板
61、第二散热孔 70、隔热板
71、第一散热孔 80、支脚。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至图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壳体10、定子20、转子30、电机转轴40、风扇50及电路板60。电机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皆不是本案的创新之处,在此不再赘述。
该电路板60垂直于前述电机转轴40设置,并于电路板60和前述定子20之间设置有隔热板70,以免前述定子20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传递到电路板60上导致损坏电路板60,该隔热板70与电路板60一侧与之间形成有一定间隙,且电路板60的另一侧系敞开式结构,无遮挡,这样,便于电路板60自身的散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永立电机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永立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202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U形电枢生产线铜线一次插入工序压线机构
- 下一篇:汽车起动机电枢铁芯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