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伏充电系统和充电站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21358.9 | 申请日: | 201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05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林;彭华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追日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N6/00;H02J3/38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朱水平;王婧荷 |
地址: | 20033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系统 充电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充电系统和充电站,特别是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光伏充电系统和充电站。
背景技术
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把新能源纯电动汽车作为发展方向,新能源汽车发展呈现良好势头,随着电动汽车迅猛发展,与电动汽车相配套的充电站正成为一种新兴产业。我国电力资源紧缺,势必要找到一种新型解决电动汽车充电办法。
由于电力资源的紧缺,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也将是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的一个重要环节。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的实际容量衰退至其标称容量的80%后,应该进行淘汰。当电动汽车大规模应用后,已淘汰的动力蓄电池仍然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可以在电网储能应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由此,期望可以找到一种不增加用电负担、可以利用已淘汰的动力蓄电池且便于电动汽车充电的充电系统和充电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电动汽车没有配套的充电站、动力蓄电池淘汰后得不到充分利用的缺陷,提供一种不增加额外的用电负担、使得淘汰的动力蓄电池得到充分利用、便于电动汽车及其他交流用电设备和直流用电设备充电的光伏充电系统和充电站。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光伏充电系统,其特点在于,其包括:用于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并将该电能转换为直流电输出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蓄电池组件、第一DC/DC(直流转直流)电路、第二DC/DC电路、第一DC/AC(直流转交流)电路、第二DC/AC电路,其中,
该第一DC/DC电路用于利用该太阳能电池组件输出的直流电为该蓄电池组件充电;
该第一DC/AC电路用于将该太阳能电池组件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将该交流电送入一交流用电设备和/或一电网,也就是说,转换所得的交流电可以直接为该交流用电设备提供电源,也可以并入电网发电,缓解用电高峰时传统发电厂的工作压力;
该第二DC/AC电路用于将该蓄电池组件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将该交流电送入该交流用电设备和/或该电网,也就是说,转换所得的交流电可以直接为该交流用电设备提供电源,也可以并入电网发电,缓解用电高峰时传统发电厂的工作压力;
该第二DC/DC电路用于直流转换该蓄电池组件输出的直流电并将经转换的直流电送入一直流用电设备,这里的直流转直流是为了将该蓄电池组件输出的直流电转换成适合该直流用电设备使用的直流电以为该直流用电设备提供工作电源;
其中,该交流用电设备例如照明系统或其它生活工业用电设备;该直流用电设备例如电动汽车,由此该光伏充电系统可以利用太阳能转换所得的电能和蓄电池组件的二次利用为电动汽车充电,再不加重传统发电厂负担的情况下充分利用了电力资源。
优选地,该光伏充电系统还包括一监控装置,用于监控以下的一种或多种:该太阳能电池组件输出的直流电电压、直流电电流、该蓄电池组件的电量、该电网的电网信息。用户可以通过监控装置的监控结果进行控制指令的下达,又或者事先进行程序的设定,在监控结果满足某一条件的时候自动下达控制指令。
优选地,该光伏充电系统还包括一控制装置,用于在该电网信息显示电网电压过低或电网容量不够时启用该第一DC/AC电路和/或该第二DC/AC电路以将该交流电送入该电网。即用电量较大、传统发电厂的输出无法满足用电需要时,该光伏充电系统将太阳能电池组件和蓄电池组件的输出转换成交流电输出直接并入电网以缓解紧张的用电情况。
优选地,该控制装置还用于根据采集的该电网信息以控制该第二DC/AC电路对该蓄电池组件进行放电来实现对该电网有功功率的调节或无功功率的调节。
优选地,该控制装置还用于在该交流用电设备被启用时启用该第一DC/AC电路和/或该第二DC/AC电路以为该交流用电设备提供工作电源,和/或,该控制装置还用于在该直流用电设备被启用时启用该第二DC/DC电路以为该直流用电设备提供工作电源,或者例如对电动汽车等其他直流用电设备的充电。
优选地,该控制装置还用于在该蓄电池组件的电量低于一阈值时启用该第一DC/DC电路以控制该太阳能电池组件对该蓄电池组件的充电。
优选地,该交流电与该电网同频率、同相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追日电气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追日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213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