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泥土渗透变形仪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21631.8 | 申请日: | 201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21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朱崇辉;王增红;巨娟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西安文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100 | 代理人: | 李中群 |
地址: | 712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泥 渗透 变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工试验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测试水泥土抗渗变形能力的水泥土渗透变形仪。
背景技术
水泥土属于固化土,内中的水泥水化后具有较高的强度,能起到加固土体的作用,在渗透变形方面则表现为具有极高的抗渗变形能力。一直以来,水泥土的渗透变形坡降究竟有多大,其与水泥掺量和龄期存在何种关系等,始终是研究者们十分渴求解决的问题。但目前本领域有关水泥土的渗透变形研究还比较少,其原因一方面是水泥土渗透变形破坏坡降较大,较高的渗透压力很难解决;另一方面,水泥土渗透破坏坡降与龄期有关,一般随龄期增长而增长,水泥土随龄期延长,水泥水化会产生一定的膨胀,如果在侧限环刀内养护便会因侧限而产生开裂现象,所以,水泥土养护就必须在无侧限条件下进行,但当试样退出环刀后,则会出现因膨胀而无法再次放入环刀进行试验的问题,采用削样法修正土样,又会因水泥土硬化后削样严重破坏土样而使试验数据不可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费用低廉、使用方便、测试数据准确可靠的水泥土渗透变形仪。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而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所提供的水泥土渗透变形仪具有一个下部设置注水腔的台阶形环筒状底座和一个位于该环筒状底座上方的侧视面为T型的环状压力盖,在环筒状底座内的注水腔之上设有由平板式上、下止水环构成的水泥土样放样腔,环状压力盖的下部盖体插入环筒状底座内并压装在平板式上止水环上,环状压力盖的膨大上沿通过螺母和螺杆与环筒状底座的上座沿连接,在环筒状底座下部设有通入注水腔的进水管和上游测压管,在环状压力盖的侧壁上部设有通入盖体的下游测压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还在于:该渗透变形仪中环筒状底座的上座壁内径大于试验土样的外径。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是:在环筒状底座台阶部分的土样的上下放置平板式环状止水环止水,以保证渗透水流从露空的中间部分进行渗透,从而解决了土样膨胀带来的试验难题,在水泥土样放样腔的上部采用活塞式加压环(即环状压力盖),测试中,随土样厚度不同,活塞加压环可上下移动,从而解决有限水头下,减小试样厚度来获得较大水力坡降问题。通过试验,上述两个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另外,考虑到水泥土试样养护后膨胀,将试验仪器放样空间(即水泥土样放样腔)在径向上增大,确保使最大膨胀后的土样能顺利放入仪器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仪器制作简单,费用低廉,操作方便,测试数据准确可靠,它有效解决了水泥土渗透变形试验中因水泥土养护水化膨胀而无法再次放入环刀内进行试验,以及在有限水头情况下需获得较高渗透坡降而改变试样厚度进行试验的技术问题。试验过程中,该渗透变形仪对成型养护后的试样无扰动损坏,即便在试验仪器内养护无开裂的水泥土体,在试样较多情况下,也不会因养护长时间占用仪器。本实用新型不仅适用于水泥土,对于其他细粒扰动土和原状土都适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的正视向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向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向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数字标号的名称分别为:1-螺母,2-螺杆,3-下游测压管,4-环状压力盖,5-环筒状底座,6-平板式上止水环,7-试验土样,8-平板式下止水环,9-进水管,10-上游测压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内容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形式并不仅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畴也不限于器具的材料、尺寸、内外形状、规格、土样与仪器连接轮廓以及器具的装卸形式。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泥土渗透变形仪由环筒状底座5、环状压力盖4、平板式上、下止水环6、8、上游测压管10、下游测压管3以及进水管9等组成。环筒状底座5内腔为上大下小的台阶形腔体,其下腔体壁上设进水管9为注水腔,在注水腔之上设有由平板式上、下止水环6、8构成的水泥土样放样腔,水泥土试验土样7置放在放样腔内,试验土样7的外径小于环筒状底座5的上座腔壁的内径。环状压力盖4为一个侧视面为T型的活塞式加压盖体,盖体的下部插入环筒状底座5内并压装在平板式上止水环6上,盖体上部的膨大沿通过螺母1和螺杆2与环筒状底座5的上座沿连接,在环筒状底座5下部设有通入注水腔的上游测压管10,在环状压力盖4的侧壁上部设有通入盖体的下游测压管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216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