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闪速炉低镍硫放出口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21774.9 | 申请日: | 201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52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王万涛;李世红;李龙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3/15 | 分类号: | F27D3/15;C22B23/02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张克勤 |
地址: | 737103***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闪速炉低镍硫放 出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铜、铅 、锌、镍等重有色金属熔炼液体产物放出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内外重有色冶金领域,高温熔体排放都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放出口使用寿命、熔体排放速度、流量比较难控制。因高温熔体的温度、粘度变化较大,故放出口的结构就十分关键。必须控制放出口的使用最大直径,但又必须保证高温熔体在特殊情况时的排放。特别是低镍锍高温熔体在流动时都对放出口浸蚀较强,使用寿命和检修维护比较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闪速炉低镍硫放出口,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放出口使用寿命低、检修维护困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闪速炉低镍硫放出口,它包括框架、放出口水套、压紧法兰、压板水套、钢楔、石墨衬套、通道,所述框架焊接在炉墙围板上,所述框架内设有放出口水套,所述放出口水套内部设有第一石墨衬套,所述框架固定有压紧法兰,所述压紧法兰内设有压板水套,所述压板水套通过钢楔固定在压紧法兰上,所述压板水套的内部设有第二石墨衬套,所述第二石墨衬套的直径内大外小,所述第一石墨衬套和所述第二石墨衬套同心,所述第一石墨衬套和所述第二石墨衬套的中心设有通道。
所述第一石墨衬套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石墨衬套的直径。
低镍锍从炉墙眼通过第一石墨衬套和第二石墨衬套中的通道流出,低镍锍在流动时四周受冷却水套的急剧降温后在通道内壁形成粘接保护砖体和石墨。堵口时只需将黄泥等物塞入低镍锍口阻止液体流动,在水套的冷却效果下,低镍锍口内的熔体立即冷却凝固。只要不再次烧口作业时低镍锍口内始终保持固体存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放出口水套的冷却强度大,低镍锍排放时通道内阻力大,缓解了因炉内压力大、排放速度块流量大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提高了低镍锍排放时的安全系数,减轻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闪速炉低镍硫放出口,它包括框架1、放出口水套2、压紧法兰3、压板水套4、钢楔5、石墨衬套6、通道7,框架1焊接在炉墙围板上,框架1内设有放出口水套2,放出口水套2内部设有第一石墨衬套61,框架1固定有压紧法兰3,压紧法兰3内设有压板水套4,压板水套4通过钢楔5固定在压紧法兰3上,压板水套4的内部设有第二石墨衬套62,第二石墨衬套62的直径内大外小,第一石墨衬套61和第二石墨衬套62同心,第一石墨衬套61和第二石墨衬套62的中心设有通道7。第一石墨衬套61的直径大于第二石墨衬套62的直径。
低镍锍从炉墙眼通过第一石墨衬套61和第二石墨衬套中62的通道7流出,低镍锍在流动时四周受冷却水套的急剧降温后在通道内壁形成粘接保护砖体和石墨。堵口时只需将黄泥等物塞入低镍锍口阻止液体流动,在水套的冷却效果下,低镍锍口内的熔体立即冷却凝固。只要不再次烧口作业时低镍锍口内始终保持固体存在。
放出口水套2直接贴在炉墙的砖体上,冷却炉墙放出口部位的砖体,更好地保护炉墙放出口处砖体因流动高温液体的浸蚀。
放出口水套2内镶有第一石墨衬套61,有效保护了放出口水套2。
石墨衬套检修更换方便,只要将钢楔5取出,拆除压板水套4后就可以将放出口水套2内的第一石墨衬套61更换,然后将放出口水套2内的石墨衬套安装好,同时将压板水套4用钢楔5固定在压紧法兰3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217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热管
- 下一篇:专用于水泥窑的结构一体化复合耐火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