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然循环热水锅炉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21968.9 | 申请日: | 201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51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邹娴;王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华光工业锅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1/22 | 分类号: | F24H1/22;F24H9/00;F23J15/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4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然 循环 热水锅炉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然循环热水锅炉结构,尤其是一种用于中大容量的热水锅炉。
背景技术
由于国家节能政策的不断推进,北方地区集中供热普及率越来越高,其中较多以热水作为供热介质,热水锅炉因此得到广泛应用。基于锅炉房建设和锅炉运行成本的综合考虑,中大容量的热水锅炉(29MW~70MW)燃烧设备又多采用层燃炉排结构。就炉膛循环方式而言,有自然循环与强制循环之分。自然循环其水流程如下:回水先进入省煤器,经加热后进入锅筒,由集中下降管引至水冷壁,经加热后上升至锅筒,最后高温热水从出口集箱引出。
与之相配的本体有单锅筒和双锅筒、多锅筒之分。单锅筒具有以下优点:
1、炉膛部分采用膜式壁结构,水循环方式为:炉膛自然循环与尾部强制循环的叠加,整体循环流程清晰可靠;
2、炉膛采用波纹外护板,尾部采用轻型护板,整体漏风少,外形简洁大方。
但是,为了在尾部布置足够的受热面,通常竖井高度较高,因此炉膛高度较高,但炉膛出口烟气温度仅在920℃左右,造成锅炉本体金属耗量极大浪费。因为炉体较高,也相应增加了锅炉房的建设费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自然循环热水锅炉结构,降低锅炉整体布置高度,以此降低钢耗,同时可以减少锅炉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以此提高锅炉热效率。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自然循环热水锅炉结构,包括炉膛,特征是:在所述炉膛的出口处设置旋风分离器,旋风分离器的出口端与水平烟道连通,水平烟道的一侧设置尾部竖井,在尾部竖井中安装省煤器,在尾部竖井的底部安装空气预热器,在空气预热器的下部为烟气出口;在所述省煤器下部安装有省煤器集箱,省煤器集箱通过连接管与炉膛上端的锅筒连接,锅管由炉膛外部集中下降管与水冷壁底部的水冷壁下集箱连接,水冷壁下集箱与水冷壁的进水口连接,水冷壁上端出水口与锅筒连接,锅筒的出水口与尾部竖井顶部的热水出口集箱连接。
在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出口处安装有分离器,分离器通过飞灰回燃管道与炉排连接。
所述锅筒由前顶板支承在炉膛上方;所述水平烟道通过后顶板固定。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烟气的合理导流,可以充分利用锅炉后顶板上方的空间,从而可以降低尾部竖井高度,并因此降低炉膛高度,降低锅炉本体金属耗量;(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炉膛出口设置旋风分离器,可以将自炉膛带出的飞灰中未燃尽的中小颗粒有效搜集,并通过回燃装置送回炉膛进行二次燃烧,从而较少锅炉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提高锅炉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自然循环热水锅炉结构包括炉膛1、旋风分离器2、水平烟道3、尾部竖井4、烟气出口5、省煤器集箱6、省煤器7、锅筒8、集中下降管9、水冷壁集箱10、水冷壁11、热水出口集箱12、分离器13、飞灰回燃管道14、前顶板15、后顶板16、空气预热器17等。
本实用新型包括炉膛1,在所述炉膛1的出口处设置旋风分离器2,旋风分离器2的出口端与水平烟道3连通,水平烟道3的一侧设置尾部竖井4,在尾部竖井4中安装省煤器7,在尾部竖井4的底部安装空气预热器17,在空气预热器17的下部为烟气出口5;在所述省煤器7下部安装有省煤器集箱6,省煤器集箱6通过连接管与炉膛1上端的锅筒8连接,锅管8由炉膛1外部集中下降管9与水冷壁11底部的水冷壁下集箱10连接,水冷壁下集箱10与水冷壁11的进水口连接,水冷壁11上端出水口与锅筒8连接,锅筒8的出水口与尾部竖井4顶部的热水出口集箱12连接;
在所述旋风分离器2的出口处安装有分离器13,分离器13通过飞灰回燃管道14与炉排连接;
所述锅筒8由前顶板15支承在炉膛1上方;所述水平烟道3通过后顶板16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华光工业锅炉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华光工业锅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219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混流装置的燃油气铸铁锅炉
- 下一篇:单风道二氧化碳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