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井测井仪减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22148.1 | 申请日: | 201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51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闫永昌;梁玉波;佘金彪;殷慧;鲁炜;王崇文;胡文伟;蒋玉新;刘长宇;刘长斌;田凤丽;秦远征;李志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闫永昌 |
主分类号: | E21B47/017 | 分类号: | E21B47/017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张晓萍 |
地址: | 473132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井 测井 仪减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油田油水井作业的井下工具,特别是一种油井测井仪减振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井、分注水井测试过程中,测试仪器在井筒内上提、下放,由于井筒形成轨迹并非一条直线,呈“ S ” 型,致使测井仪器不断与油管内壁碰撞,使测井仪器振动,而现在使用的电磁测井仪器精度高、怕剧烈碰撞,造成测井仪器损坏严重,出现故障多,维修频繁,维修费用高,维修工期长,致使测试效率低,测试工期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减弱测井仪作业过程中的振动,避免测井仪器损坏,延长测井仪使用寿命的油井测井仪减振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油井测井仪减振装置,包括工作筒、顶板、拉杆和上接头,其中,工作筒为密闭的筒状结构,顶板位于工作筒内,拉杆的一端与顶板连接,另一端伸出工作筒外,并与上接头连接,所述顶板的上下分别设有上、下减振弹簧。
所述工作筒为上下两端对接结构,其对接部位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工作筒的下部为圆锥状实心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油井测井仪减振装置,在上提、下放过程中,减振装置底部与油管内壁接触,使工作筒发生震动,由于工作筒内有减振弹簧,在减振弹簧的弹性作用下,通过顶板、拉杆、上接头传递到测井仪器,从而能够有效减弱测井仪作业过程中的振动,避免测井仪器损坏,延长测井仪使用寿命。该装置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性能稳定,使用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油井测井仪减振装置,包括工作筒1、顶板3、拉杆5和上接头6,其中,工作筒1为密闭的筒状结构,采用上下两端对接结构,其对接部位通过螺纹连接,以便于拆装维修。工作筒1的下部采用圆锥状实心结构,可降低工作筒的重心,并减小上提、下放过程中的摆动。所述顶板3位于工作筒1内,拉杆5的一端与顶板3连接,另一端伸出工作筒外,并与上接头6连接,在顶板3的上下分别设有上、下减振弹簧4、2。
工作原理:使用该减振装置进行测井作业过程中,可将其连接在电磁测井仪器的下部,在上提、下放过程中,减振装置底部与油管内壁接触,使工作筒1发生震动,由于工作筒1内装有减振弹簧2、4,在减振弹簧2、4的弹性作用下,通过顶板3、拉杆5、上接头6传递到测井仪器,可使测井仪器震动大大减弱,从而起到保护测井仪器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闫永昌,未经闫永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221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