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电脑控制无铁芯转子电机驱动机床进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22167.4 | 申请日: | 201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282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潘扶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福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5/22 | 分类号: | B23Q5/22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361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电脑 控制 无铁芯 转子 电机 驱动 机床 进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床进给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微电脑控制无铁芯转子电机驱动机床进给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机床进给装置一般由控制电路、机械变速机构电机组成,其缺点是现有的结构对操控性与实际要求不能有机地统一,虽然其操控性好,但是分流性能达不到要求,若要分流性能好,则操作复杂。而且传统的机床进给装置的移动机构采用燕尾槽结构,存在加工困难、容易磨损等缺陷。
中国专利CN101585152公开一种机床进给装置,包括拖板、导轨和两个截面呈直角梯形的镶块,拖板底部设置有方槽,用螺钉将镶块固定在方槽底面,方槽底面和镶块的侧面组成燕尾槽;导轨截面呈倒置等腰梯形,导轨作为燕尾榫与前述燕尾槽配合,用螺钉将导轨和导轨座固定连接;方槽两侧侧面设置有螺孔,该螺孔中拧有紧定螺钉,紧盯螺钉抵靠于镶块的侧面,调节镶块相对于方槽侧面的距离。该发明采用分体式结构,镶块可以拆装更换,降低了燕尾槽的加工难度,避免了燕尾槽磨损导致的整体报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节能高效的微电脑控制无铁芯转子电机驱动机床进给装置。
本实用新型设有开关电源、微电脑控制电路、电子手轮和无铁芯转子电机;所述开关电源的输入端外接供电电源,微电脑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接电子手轮,微电脑控制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入端接无铁芯转子电机。
所述供电电源一般为宽电压电源。
所述电子手轮可设有码盘、测速管、控制线、手轮和盒体;所述码盘设在盒体内,所述测速管设于码盘的外缘上,测速管与控制线连接,手轮设在码盘的转动轴上。所述码盘上设有若干格数,所述盒体可采用手持塑料盒。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开关电源,因此开关电源可外接可自适应的宽电压供电电源。另外,由于设有微电脑控制电路、电子手轮和无铁芯转子电机,因此由可自适应的宽电压输入开关电源供电,经微电脑控制电路中的微电脑处理,使无铁芯转子电机能够按实际要求,方便地驱动机床进给,而且操作方便、节能高效。另外,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宽电压供电、微电脑控制无铁芯转子电机驱动,而且可无极调速,转速数字化显示,同时具有手轮线控功能,克服现有的机床进给装置只能固定电压供电、由普通电机驱动、无转速显示及手轮功能等不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手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有开关电源12、微电脑控制电路13、电子手轮14和无铁芯转子电机15;所述开关电源12的输入端外接供电电源11,微电脑控制电路13的输入端接电子手轮14,微电脑控制电路13的控制信号输入端接无铁芯转子电机15。
所述供电电源采用宽电压电源。
所述电子手轮14设有码盘1、测速管2、控制线3、手轮4和盒体5;所述码盘1设在盒体5内,所述测速管2设于码盘1的外缘上,测速管2与控制线3连接,手轮4设在码盘1的转动轴上。所述码盘1上设有若干格数,所述盒体5可采用手持塑料盒。
在图1中,标记16为无铁芯转子电机15的扭矩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福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漳州福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221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推拉窗密封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降低整车风阻系数的后地板下扰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