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IC进给压头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22237.6 | 申请日: | 201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7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丁志民;陆豪亮;王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光宝康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683 | 分类号: | H01L21/683;H01L21/67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ic 进给 压头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机械设备,尤其涉及了一种新型IC进给压头单元。
背景技术
IC芯片(Integrated Circuit 集成电路)是将大量的微电子元器件(晶体管、电阻、电容、二极管等)形成的集成电路放在一块塑基上,做成一块芯片。目前几乎所有看到的芯片,都可以叫做IC芯片。
现在在全自动COG中,IC进给压头单元基本是使用伺服电机驱动丝杠,吸嘴固定在丝杠螺帽的转接板上,没有考虑到缓冲功能,所以当吸嘴碰到IC时,常常会因为压力过大而导致IC破裂等损坏;而且市场上的进给压头单元一般都采用单压头,这样会让浪费很多的生产时间,从而降低了生产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精度高、结构简易、使用寿命长的新型IC进给压头单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IC进给压头单元,其包括伺服电机、滚动导轨智能组合单元、第一转接板和两个相同的压头结构,所述压头结构包括滑台气缸、第二转接板、直线导轨、第三转接板和吸嘴,所述滚动导轨智能组合单元与所述第一转接板相连接,所述压头结构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转接板的左右两侧,所述滑台气缸与所述第二转接板相连接,所述直线导轨固定于所述第二转接板上,所述第三转接板设置于所述直线导轨上,所述吸嘴固定于所述第三转接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新型IC进给压头单元是沿直线导轨方向定位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新型IC进给压头单元沿直线导轨方向定位运动是通过伺服电机、滚珠导轨智能组合单元带动与其相连的所述压头结构,从而带动整个压头结构中所有的零件进行Z轴方向上下运动的动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吸嘴的运动是通过滑台气缸带动与其连接的第二转接板、直线导轨与第三转接板及吸嘴沿Z轴下方运动的动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直线导轨通过螺丝固定的方法固定于所述第二转接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吸嘴采用了真空吸取的方式来吸附芯片。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揭示的新型IC进给压头单元,可以更精确的控制对IC芯片的吸取过程,防止吸嘴因使用的压力过大,而造成对芯片的破坏,提高生产的质量;另外,所述新型IC进给压头单元包括两个相同的压头结构,可以同时完成两个不同型号的IC芯片吸取动作,节约了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新型IC进给压头单元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伺服电机,2、滚动导轨智能组合单元,3、第一转接板,4、滑台气缸,5、第二转接板,6、直线导轨,7、第三转接板,8、吸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IC进给压头单元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新型IC进给压头单元,其主要用于全自动COG中,所述新型IC进给压头单元包括伺服电机1、滚动导轨智能组合单元2、第一转接板3和两个相同的压头结构,所述压头结构包括滑台气缸4、第二转接板5、直线导轨6、第三转接板7和吸嘴8,所述滚动导轨智能组合单元2与所述第一转接板3相连接,所述压头结构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转接板3的左右两侧,所述滑台气缸4与所述第二转接板5相连接,所述直线导轨6固定于所述第二转接板5上,所述第三转接板7设置于所述直线导轨6上,所述吸嘴8固定于所述第三转接板7上。
所述新型IC进给压头单元是沿直线导轨方向定位运动。
新型IC进给压头单元沿直线导轨方向定位运动是通过伺服电机1、滚珠导轨智能组合单元2带动与其相连的所述压头结构,从而带动整个压头结构中所有的零件进行Z轴方向上下运动的动作。
所述吸嘴8的运动是通过滑台气缸4带动与其连接的第二转接板5、直线导轨6与第三转接板7及吸嘴8沿Z轴下方运动的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光宝康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光宝康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222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散热夹及使用该散热夹的记忆体装置
- 下一篇:一种节能灯灯丝的振动式送丝盘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