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位置管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22698.3 | 申请日: | 201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959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兵;南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视尚星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2 | 分类号: | H04W4/02;H04W6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德技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8 | 代理人: | 严勇刚;毛肖 |
地址: | 100015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位置 管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位置管理装置,特别是一种利用移动运营商的蜂窝移动通信网络提供定位服务的位置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位置监控领域,例如对移动的人、宠物、车及设备进行远程实时定位监控的技术,主要使用的是GPS定位技术,GPS系统是由美国建立的一个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利用该系统,用户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全天候、连续、实时的三维导航定位和测速。但是,用户在使用GPS定位技术时,需要专用的GPS定位模块,而且GPS定位技术容易受天气及建筑物影响,在天空云层较多或者阴雨天气时,或者在小区建筑较多,或者在建筑物内时,容易造成找不到GPS卫星,从而不能得到GPS卫星信号,不能进行定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位置管理装置,该装置利用移动运营商的蜂窝移动通信网络提供定位服务,以减少或避免前面所提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位置管理装置,其包括至少一个位置采集终端设备、至少一台服务器以及至少一台监控设备,所述位置采集终端设备通过蜂窝移动通信网络与所述服务器连接,所述监控设备通过IP网络与所述服务器连接,
所述位置采集终端设备包括一个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的显示模块、电子卡连接器、通讯模块、语音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显示模块、所述电子卡连接器、所述通讯模块以及所述语音模块电连接的电源模块;
所述服务器至少包括一个控制板,分别与所述控制板连接的地图存储模块、基站位置存储模块以及一个网络模块。
优选地,所述移动通信网络为3G网络。
优选地,所述位置采集终端设备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的信息按键,其用于控制所述显示模块显示所述服务器发送至所述位置采集终端设备的信息。
优选地,所述服务器进一步包括一个位置采集终端设备信息存储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位置管理装置,其利用电信、移动、联通等移动运营商的蜂窝移动通信网络,通过采集蜂窝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基站数据进行位置终端定位,有效克服了GPS定位技术容易受天气及建筑物影响的缺陷。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一种位置管理装置的工作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位置采集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位置管理装置的结构及其原理。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一种位置管理装置的工作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位置采集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位置管理装置,其包括至少一个位置采集终端设备2、至少一台服务器1以及至少一台监控设备3,所述位置采集终端设备2通过蜂窝移动通信网络与所述服务器1连接,所述监控设备3通过IP网络与所述服务器1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位置采集终端设备2包括一个控制模块21,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21电连接的显示模块22、电子卡连接器23、通讯模块24、语音模块26,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21、所述显示模块22、所述电子卡连接器23、所述通讯模块24以及所述语音模块26电连接的电源模块25;
如图3所示,所述服务器1至少包括一个控制板11,分别与所述控制板11连接的地图存储模块12、基站位置存储模块13以及一个网络模块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视尚星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视尚星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226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甲醇汽油
- 下一篇:复合材料、薄膜电极和超级电容器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