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轻质芦苇墙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22859.9 | 申请日: | 201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66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程忠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徽州古典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0 | 分类号: | E04B2/80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452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芦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轻质芦苇墙。
背景技术
徽派古建筑中多是采用木质墙体,该结构的墙体是由实木板构成,需要大量的木材而且质量较重,尤其是在建造墙体的上段时需要先将实木板提升到高处,建造难度非常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质量轻,容易搭建的轻质芦苇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轻质芦苇墙,墙体的下段为实木墙,实木墙的上端固接有墙体骨架,该墙体骨架包括相互垂直布置的横梁和竖梁,所述的横梁和竖梁围合的区域内设置有相互平行间隔布置的条形板构成篱笆,多根芦苇条依次编设在篱笆上形成芦苇墙,该芦苇墙的两侧均设置有装饰层。
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将多根芦苇条编织在相互平行的条形板上构成墙面,涂刷上装饰层后芦苇墙的表面光滑美观,墙体骨架提供墙体所需要的强度,芦苇墙将墙体骨架连接成整体的的墙面,由于芦苇条的质量较轻,建造高处的墙体的难度明显降低,而且芦苇条的价格低廉容易获得,在节省木料的同时降价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一种轻质芦苇墙,墙体的下段为实木墙10,实木墙10的上端固接有墙体骨架,该墙体骨架包括相互垂直布置的横梁21和竖梁22,所述的横梁21和竖梁22围合的区域内设置有相互平行间隔布置的条形板31构成篱笆30,多根芦苇条41依次编设在篱笆30上形成芦苇墙40,该芦苇墙40的两侧均设置有装饰层50。将多根芦苇条41编织在相互平行的条形板31上构成墙面,涂刷上装饰层50后芦苇墙40的表面光滑美观,起到装饰作用,墙体骨架采用实木板或是实木条,由于墙体上段所需要的强度不高,仅使用框架式的结构便可满足强度要求,芦苇墙40将墙体骨架连接成整体的的墙面,实现墙体的密闭和隔音作用,由于芦苇条41的质量较轻,建造高处的墙体的难度明显降低,而且芦苇条41的价格低廉容易获得,在节省木料的同时降价制造成本。
如图2,所述的装饰层50包括从里到外依次设置的草筋灰层51、纸筋灰层52和灰浆层53,也就是说在芦苇墙40的两面上分别先涂刷一层草筋灰层51,再涂刷上纸筋灰层52,最后涂灰浆层53,装饰层50遮盖芦苇条41之间的缝隙,进一步提高芦苇墙40的隔音性和密封性,而且墙体的表面较为光滑美观,使用寿命也较长。
如图1,所述的条形板31位于相邻的两根横梁21之间且平行于竖梁22,一般可以在横梁21上开设水平布置的凹槽,相邻的两根横梁21上的凹槽开口方向相对,将条形板31的两端分别卡设在对应侧的凹槽内,便可将条形板31牢靠的固定,竖直方向布置的条形板31便于搭建人员编织芦苇条41,提高工作效率。
如图1所示,所述的墙体骨架由多根横梁21和竖梁22构成,围合成多个空格,在空格处设置芦苇墙40,小面积的芦苇墙40的强度较高不易被剖坏,而且能够装饰墙体,较为美观。
如图1,相邻的两根芦苇条41分别位于同一根条形板31的两侧,同一根芦苇条41分别位于相邻两根条形板31的两侧,也就是说一根芦苇条41a位于第一根条形板31a的上方,之后向下弯折位于第二根条形板31b的下方,之后再向上弯折位于第三根条形板31c的上方,依次循环;与芦苇条41a相邻的芦苇条41b的编设方向恰好相反,即位于第一根条形板31a的下方,之后向上弯折位于第二根条形板31b的上方,之后再向下弯折位于第三根条形板31c的下方,依次循环。芦苇条41牢靠的固定在篱笆30上并将其包覆在多根芦苇条41的内部,该结构强度较高,不易变形,而且形成的墙面较平整,便于设置装饰层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徽州古典园林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徽州古典园林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228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用八边形截面内模
- 下一篇:一种手自一体化推动清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