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混流装置的燃油气铸铁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23040.4 | 申请日: | 201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5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侯建军;陈春风;丁家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圣鼎工业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9/00 | 分类号: | F24H9/00;F24H9/20 |
代理公司: | 大连八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26 | 代理人: | 朱秀芬 |
地址: | 116600 辽宁省大连市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混流 装置 燃油 铸铁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混流装置的燃油气铸铁锅炉,其属于燃油气铸铁锅炉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外技术的交流,许多国内外燃油燃气铸铁锅炉纷纷应用在供暖行业的系统中,但铸铁锅炉材质的特性受温差变化影响较大,很容易因供、回水温度不均衡产生大温差时,发生炸裂情况,从而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同时系统回水温度较低时,易产生大量的冷凝水,出现冷凝腐蚀的问题,并因此影响产品寿命。另外,铸铁锅炉多为炉排片组装式结构,锅炉前后各设一个出水口,但通常管道与后面的出水口连接,这样就造成锅炉自身温度的不均衡。
发明内容
鉴于已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种带混流装置的燃油气铸铁锅炉,解决燃油气铸铁锅炉因自身温度不均衡而引起的锅炉本体炸片(爆裂)及冷凝腐蚀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带混流装置的燃油气铸铁锅炉,由铸铁锅炉本体分别连接锅炉前出水口、锅炉后出水口、排污口、锅炉进水口及燃烧器接口,燃烧器接口与锅炉燃烧器连接,铸铁锅炉本体外包装保温层和外包装皮,锅炉前面上部外包装皮外安装锅炉控制器并与锅炉燃烧器线路连接,排污口与排污阀管路连接,锅炉出水混流管分别由与锅炉前出水口连接的锅炉前出水管及与锅炉后出水口连接的锅炉后出水管管路汇合连接,锅炉进水混流管依次由第三检修阀、第二过滤器、循环泵、止回阀、第四检修阀与锅炉进水口管路连接,循环泵与止回阀之间管路上安装压力表,第四检修阀与锅炉进水口之间管路上安装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自力式温控阀连接,在锅炉出水混流管与锅炉进水混流管之间连接有自循环管,自循环管依次由第一检修阀、第一过滤器、自力式温控阀、第二检修阀管路连接组成。锅炉出水混流管在连接自循环管分支管后连接系统供水管,锅炉进水混流管在连接自循环管分支管后连接系统回水管,锅炉出水经过锅炉前出水管与锅炉后出水管汇流,锅炉进水由部分锅炉出水经自循环管及系统回水汇流。锅炉后出水管的长度小于锅炉前出水管的长度,锅炉出水混流管与系统回水管之间连接同径管路形成自循环管并安装有锅炉回水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连接自立式控制阀,调整自循环流量,控制回水混流管中的回水温度与锅炉出水温度符合设定的温差梯度限定值以内。
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之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锅炉出水由锅炉前出水管与锅炉后出水管汇流供出,锅炉进水由部分锅炉出水经自循环管及系统回水汇流而进;自循环管与锅炉进水混流管、锅炉出水混流管同径,且有自力式温度调节阀控制调整分流量;锅炉出水混流管的分支管后出水管的行程比前出水管的行程短。由于加装回水混流管装置,使铸铁锅炉运行过程中的系统回水温度保证与锅炉出水温度能在设定的限制温度之内,从而保证了锅炉本体低温区与高温区温度梯度变化较小,使锅炉本体不会因局部的温差冲击而产生响声以及“炸片”等安全隐患,延长了锅炉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不会因供暖系统的循环不畅而影响到锅炉系统的运行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带混流装置的燃油气铸铁锅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铸铁锅炉本体,2、排污口,3、排污阀,4、锅炉燃烧器,5、燃烧器接口,6、锅炉前出水口,7、锅炉前出水管,8、锅炉控制器,9、外包装皮,10、保温层,11、锅炉后出水口,12、锅炉后出水管,13、锅炉出水混流管,14、系统供水管,15、自循环管,16、第一检修阀,17、第一过滤器,18、自力式温控阀,19、第二检修阀,20、系统回水管,21、锅炉进水混流管,22、第三检修阀,23、第二过滤器,24、循环泵,25、压力表,26、止回阀,27、第四检修阀,28、温度传感器,29、锅炉进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深入了解带混流装置的燃油气铸铁锅炉的结构,结合图1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圣鼎工业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圣鼎工业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230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恒温抽湿双能热泵机
- 下一篇:自然循环热水锅炉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