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23119.7 | 申请日: | 201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83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香菜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电线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张敬强;李家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切换光传输线路的光开关,尤其是涉及使露出有光纤端面的连接器的连接面彼此滑动来切换光传输线路的光开关。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切换光传输线路的光开关,具有使露出有光纤端面的连接器的连接面彼此滑动来切换光传输线路的光开关。作为用于切换该光传输线路的滑动机构,使用的是例如近年来逐步小型化的螺线管。
在这种结构的光开关中,进行开关时,光纤端面与相对的光纤端面或连接面接触而相互摩擦,因此,若对接连接,则会损伤光纤的端面。
因此,需要防止因反复进行开关而损伤光纤端面的对策。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2-16641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4-257820号公报
作为防止损伤光纤的端面的方法,具有在连接器的连接面之间设置微小的间隙(数μm~数10μm左右)来传播光信号的方法。但是,在连接器的连接面之间的间隙中空间传播光信号的情况下,当间隙为数μm左右时,连接面间的多重反射成为问题。另一方面,当间隙为数10μm左右时,存在插入损失变大的问题。
作为用于避免该问题的方法,具有在连接器的连接面之间的间隙中填充折射率匹配材料的方法,但由于存在折射率匹配材料干燥、或者由于开关时的滑动而在折射率匹配材料中产生气泡的可能性,因此长期的可靠性成为问题。
另外,为了抑制每个产品的偏差,需要准确控制间隙,但由于间隙微小到数μm~数10μm左右,因此不容易对其进行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开关,防止因反复开关而引起的 光纤端面的损伤,并且不会发生连接面之间的多重反射,能够抑制插入损失的增加,而且容易制造。
为了实现该目的而提出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光开关,具备:以光纤的端面露出的状态保持至少一根光纤的端部的第一连接器;以光纤的端面露出的状态保持至少两根光纤的端部的第二连接器;以及滑动机构,该滑动机构使上述第一连接器与上述第二连接器的光纤的端面露出的连接面彼此相面对,将保持在上述第一连接器上的光纤与保持在上述第二连接器上的光纤中的任一个光学地连接,并且使上述第一连接器与上述第二连接器的连接面彼此以相面对的状态相对地滑动,将保持在上述第一连接器上的光纤与保持在上述第二连接器上的其他光纤光学地连接,具备隔离机构,该隔离机构防止保持在上述第一连接器及上述第二连接器上的光纤的端面与相面对的光纤的端面或连接面接触。
优选上述隔离机构由介于上述第一连接器与上述第二连接器的连接面之间并且在光纤的端面露出的部分形成有贯通孔的片状部件构成。
优选上述片状部件形成为使保持在上述第一连接器及上述第二连接器上的光纤的端面间的间隙为5μm以上且15μm以下的厚度。
优选上述隔离机构由分别以不同角度倾斜的上述第一连接器和上述第二连接器的连接面构成。
优选上述第一连接器与上述第二连接器的连接面以使保持在上述第一连接器及上述第二连接器上的光纤的端面间的间隙为大于0μm但小于等于15μm的角度分别倾斜。
优选在上述第一连接器或上述第二连接器的一方的连接面上设置有导向销,在上述第一连接器或上述第二连接器的另一方的连接面上形成供上述导向销插入的导向孔,在使上述第一连接器与上述第二连接器的连接面彼此滑动时,限制其滑动方向和滑动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光开关,其防止因反复开关而引起的光纤端面的损伤,并且不会发生连接面之间的多重反射,能够抑制插入损失的增加,而且容易制造。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光开关的立体图。
图2是对光开关的开关进行说明的图。
图3是表示连接器的连接面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a)是表示第一连接器的连接面的图,(b)是表示第二连接器的连接面的图。
图4是表示连接器的连接面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a)是表示第一连接器的连接面的图,(b)是表示第二连接器的连接面的图。
图5是表示滑动机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6是表示滑动机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是表示滑动机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8是表示滑动机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9是表示滑动机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0是表示滑动机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1是表示滑动机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电线株式会社,未经日立电线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231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