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式泄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23262.6 | 申请日: | 201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100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吕清河;赵杰;何云章;曹彩霞;单晓伟;王玉环;赵长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三厂 |
主分类号: | E21B34/12 | 分类号: | E21B34/12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浩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式泄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采油工程所使用的泄油器,尤其是一种用于抽油装置上的旋转式泄油器。
背景技术
在油井抽油装置工作时,抽油泵位于油井中,抽油泵上端连接有油管柱。当要对抽油泵进行检修时,需要先将油管柱起出,由于油管柱内存有积油,如果不经泄油而直接起出,积油就会泄露在井外,造成污染和浪费。现有技术采用的泄油装置一般安装在抽油泵底部,需要先将抽油杆柱及抽油泵活塞起出,才能投杆泄油,如果是抽油杆断,抽油泵活塞无法起出,则不能投杆泄油;同时,现有技术采用的泄油装置为一次性装置,在生产中泄油装置一旦打开,无法恢复,只能上作业起出油管、杆柱及抽油泵,很不经济。
发明内容
本使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已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操作简便、可以实现关闭泄油器和反复使用,不起抽油杆柱也能实现泄油的旋转式泄油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旋转式泄油器由中心管、换向套、扶正体、摩擦块、弹簧片、泄油套、O型圈组成,泄油套上端设有螺纹与扶正体相连接,内孔设有两组密封槽, 两组O型圈将置于其间的泄油孔密封,保持油管内外密封。
换向套为空心圆柱套,下端设有螺纹与扶正体相连接并将摩擦块限制在扶正体槽内,在上部对称的设有直槽和螺旋槽,直槽一端与螺旋槽一端相交,直槽与中心管的轴线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新颖,操作简便,除了能在不起抽油杆柱情况下可以实现泄油,还可以实现关闭泄油器和反复使用,避免带液体起管柱污染环境。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中:中心管1、凸台2、换向套3、扶正体4、摩擦块5、弹簧片6、泄油套7、泄油孔8、O型圈9组成。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由中心管1、换向套3、扶正体4、摩擦块5、弹簧片6、泄油套7、O型圈9组成。中心管1两端设有油管螺纹连接在油管柱上,上部设有对称的两个凸台2,下部设有泄油孔8,换向套3、扶正体4、泄油套7自上至下安装在中心管1上;换向套3为空心圆柱套,下端设有螺纹与扶正体4相连接并将摩擦块5限制在扶正体槽内,在上部对称的设有直槽和螺旋槽,直槽一端与螺旋槽一端相交,直槽与中心管1的轴线平行;扶正体4上、下端均设有螺纹与换向套3和泄油套7连接,外部设有与轴线平行的槽,摩擦块5安装在扶正体4槽内,压在弹簧片6上,下部设有径向通孔;泄油套7上端设有螺纹与扶正体4相连接,内孔设有两组密封槽, 两组O型圈9将置于其间的泄油孔8密封,保持油管内外密封。下井时凸台2位于换向套3的直槽内,泄油孔8被限制在泄油套7两组O型圈9之间,油管内外密封。需要泄油时,下放右旋、上提油管柱,由于摩擦块5与套管壁的摩擦作用下,扶正体4、泄油套7保持不动,凸台2从换向套3直槽进入螺旋槽,中心管1上移,泄油孔8移出泄油套7,油管内外连通,油管内液体泄入井内;若需要关闭泄油通道,下放油管柱,凸台2自动回到换向套3的直槽内,同时泄油孔8回到泄油套7两组O型圈9之间,油管内外恢复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三厂,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三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232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铝塑包装膜
- 下一篇:超薄透气复合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