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防窍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23908.0 | 申请日: | 201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750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蒋旭平;王春林;刘晋敏;吕柯键;王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富谊智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邓世燕 |
地址: | 610207 四川省成都市双***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防窍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防窍电系统。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一些用电企业将盗窃电能量作为获利手段,采取各种方法不计或少计电能量,以达到不交或少交电费的目的,造成国家电能量大量流失,这严重损害了供电企业的合法权益,扰乱了正常的供用电秩序,严重影响了电力事业的发展,而且给安全用电带来严重威胁。传统的防窃电方法在电力二次侧研制防窃电设备,或是分为主机和分机的防窍电装置,将主机用树脂固化后穿挂在用户高压母线中的一相上并用电缆与低压电能表接线端子相连,可检测和记录用户每次在哪几相上采用电流型、电压型窃电和窃电起止时间、用户窃电过程中的用电量。传统的防窍电装置只完成了电量监测及信号采集,功能单一,可靠性差,容易复制,且没有将防窍电装置的信息充分利用起来,没有组合成完整的系统,不具备对所采集信号的存储、分析与处理功能,不能全方位实现防窍电监测、决策管理、综合分析。而且近年来窃电主体也不断利用高科技,使二次侧防窃电设备失效,二次侧防窃电设备就像聋子的耳朵,失去了防窃电作用。针对这一现象,研究高效的防窃电装置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智能防窍电系统,在高压侧安装的无线电流传感器获得电流数据,从而避开了低压侧获得数据的一系列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防窍电系统,包括主站层、通信信道层和设备监测层,其中:主站层包括工作站、服务器和前置采集系统,所述主站层通过通信信道层与设备监测层进行远程通信;所述监测设备层包括防窃电智能监测终端和无线电流传感器,所述无线电流传感器安装在一次侧,与防窃电智能监测终端进行无线交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模块化结构,具有较强的兼容性、可控性、重用性,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要求;设备易于安装、维护,具备可扩展性,安全可靠性强,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可靠的防窃电系统,有利于供电企业实时掌握供电情况以及对窃电行为及时地采取应对措施,能为用户追回被窍电量,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了不法分子的盗电现象及计量装置的异常及故障监测;并且可以让供电企业及用户掌握用电情况,做到防患于未然,并提高整个用电设备及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智能防窍电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主站层1、通信信道层2、设备监测层3等,其中:
主站层1单独组网,与其它应用系统以及公网信道采用防火墙进行安全隔离,保证系统的信息安全。主站层1的物理结构包括各类工作站11(包括管理员工作站、应用工作站等)、各类服务器12(包括主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打印服务器等)、前置采集系统/平台(包括前置机13、通信设备14、GPS 同步时钟15、防火墙设备16),以及相关的网络设备组成。
主站层实现的功能包括业务应用、前置采集和前置通信调度,业务应用实现系统的各种应用业务逻辑;前置采集是指采集防窃电智能监测终端的电力用户的用电信息;前置通信调度是对各种与设备监测层3的远程通信方式进行通信的管理和调度等。
通信信道层2是指主站层1与设备监测层3之间的远程通信信道,采用的通信信道包括光纤信道、GPRS/CDMA 无线公网信道、230MHz 无线电力专用信道等。通信信道层2是主站层1和监测设备层3的纽带,提供了各种可用的有线和无线的通信信道,为主站层1和设备监测层3的信息交互提供链路基础。
监测设备层3是智能防窃电系统的信息底层,负责实时监测电力用户的用电数据,包括防窃电智能监测终端31和无线电流传感器32,其中:防窃电智能监测终端31是指安装在现场的实时监测电力用户用电状况的终端,并综合分析用电异常现象;无线电流传感器32是指安装在一次侧的电流传感器,与防窃电智能监测终端31进行无线交互。
智能防窍电系统的运行环境的硬件系统采用工业级计算机或嵌入设备,操作系统采用安全可靠的操作系统(如LINUX、windows CE等),符合POSIX(Portable Operating System Interface 可移植操作系统接口)标准。
系统具有丰富的通讯接口(以太网、串口、无线),用于实现智能监测终端数据传输和与远程平台的连接,达到相关平台数据共享与数据互连互通。
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参数设置、决策分析、用户界面、协议转换、对外接口等功能模块。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富谊智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富谊智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239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输电线巡线机器人在线供电装置
- 下一篇:带蓄电池温度保护的充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