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隧道式微波热风复合能陶瓷系列产品干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24645.5 | 申请日: | 201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2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法;秦小璐;王爱华;吕进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志法 |
主分类号: | F26B15/16 | 分类号: | F26B15/16;F26B23/00;F26B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式微 热风 复合 陶瓷 系列产品 干燥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陶瓷系列产品的干燥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隧道式微波热风复合能的陶瓷干燥机。
背景技术
陶瓷的传统干燥方式是热风干燥,坯体放入供有热风的烘干室,坯体温度由表及里升高,即湿坯与干燥介质接触时,湿坯表面水分首先气化,内部的水借助扩散作用向表面移动,并在表面气化,然后干燥介质将气化的水带走。这是一种间接加热方式,过程缓慢,周期较长,热效率只有10%-20%,且劳动环境恶劣。
目前,微波能在较低温度(低于400℃)领域包括家庭应用已较为普遍和成熟。如用微波烹制食物、干燥工业制品、消毒杀菌等。但还没有将微波复合能应用于体积较大的卫生陶瓷的干燥,尤其在大批量的工业化生产领域。
现存的其他工业产品的干燥机(例如烘干玻璃纤维等工业产品),其干燥机是隧道式连续烘干的,微波馈能口放在隧道内,隧道走向呈回弯形,隧道包括吸收段、抑制段、反射段、烘干段,在隧道的上方装有传送链,传送链上挂有吊钩伸入到隧道内,吊钩上挂有拟被烘干的玻璃纤维,玻璃纤维从外面被传送链送到隧道内经吸收段、抑制段、反射段、烘干段等,被烘干后将其送出。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自动化程度高,工人只是将从回弯出口处的干燥玻璃纤维从吊钩上取下,再将拟烘干的玻璃纤维挂在吊钩上,连续生产,生产效率较高。但缺点是设备投资大、设备太长、占地面积大,因在隧道的两端均布置有吸收段、抑制段;微波防漏设施要求较高,特别是吊钩从隧道顶部伸入到烘干室,顶部开口处及隧道二端的进口,出口处,防微波泄漏装置要求很严,增加了结构的复杂程度,增加了设备的制造成本,此外,该设备的馈能口是集中发射经反射板反射,会使大功率的微波加热不均匀,影响烘干质量。由于微波加热,使成卷的玻璃纤维内部,外部同时加热,外部水份来不及蒸发,会使内部水份蒸发后排不出去,导致纱卷爆破,产品成品率低,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隧道式微波热风复合能陶瓷系列干燥机,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加热均匀、热效率高,能够大大节省干燥时间和干燥能源,且改善了劳动环境,节能环保。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隧道式微波热风复合能陶瓷系列干燥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干燥区、封闭门和微波馈能口,所述干燥区为四面封闭的隧道形状,在隧道的两端装有所述封闭门,在所述隧道的外壁的侧壁上装有微波馈能口和热风进口。
优选的,在隧道的外壁内具有内壁,所述内壁与外壁之间形成夹层,所述微波馈能口穿过夹层伸入到所述内壁内,在内壁上具有若干热风孔,在外壁上装有热风进口与右夹层相通,在外壁上还装有排湿口与左夹层相通,二个夹层之间装有隔板。
优选的,在干燥区隧道的一端装有带进料门的进料仓,在另一端装有带出料门的出料仓。
优选的,在所述隧道式微波热风复合能卫陶瓷干燥机采用平板车来安放卫陶瓷。
优选的,陶瓷系列产品包括建筑陶瓷、卫生陶瓷及卫浴陶瓷、美术陶瓷、园林陶瓷、日用陶瓷、特种陶瓷和陶瓷机械。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隧道式微波热风复合能陶瓷系列产品干燥机,占地面积小、不用反射板、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大量占地、热效率低、产品干燥不够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隧道式微波热风复合能陶瓷系列产品干燥机,加热均匀,能够大大节省干燥时间和干燥能源,满足环保节能的要求。
3.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隧道式微波热风复合能陶瓷系列产品干燥机,吸收了传统干燥工艺设备加热均匀和纯微波干燥热效率高,干燥速度快的优点,克服了传统干燥工艺设备占地面积大,热效率低,环境恶劣,纯微波干燥不均匀等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隧道式微波热风陶瓷干燥机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面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志法,未经张志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246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