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套管针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24953.8 | 申请日: | 201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77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赵继龙;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新华安得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M37/0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马俊荣 |
地址: | 255086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皮下穿刺,辅助完成药剂埋置的套管针。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临床上,皮下穿刺已经被广泛的应用,而皮下穿刺后埋置药剂的方式也实施开来,采用套管针,可使其针尖穿刺至皮下预定位置后,置入药剂,抽出针尖,因此套管针可以满足临床要求。
现有的套管针一般情况下定位导向性不好,而且套管针重复使用,容易引起交叉感染。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以分级定位导向药剂,并且使用后自行锁定的套管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套管针,包括芯杆1、针座2和针管3;所述针座2内设有通孔23,针管3与针座2固定连接,通孔23与针管3连通。
所述针座2通孔23内壁上设有键槽22,所述芯杆1上设有芯杆键11和多个与所述键槽22相匹配的键,芯杆键11位于芯杆1末端。
所述键的数量为1~3个。键的数量根据临床的实际操作要求来确定。
所述芯杆1顶端设有与键槽22相匹配的保护键14。
所述芯杆1顶端设有挂钩15,所述针座2上设有与所述挂钩15相匹配的锁孔21。
所述针管3外侧设有保护套4,所述保护套4套接于针座2末端。
所述键槽22与芯杆1上的芯杆键11、键及保护键14进行配合,达到对芯杆1止动/释放的目的;针座2上的锁孔21与芯杆1的挂钩15配合,达到芯杆1和针座2锁定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分级定位导向药剂;2、保护键14可以避免误操作,导致产品自锁失效,起到保护作用;3、挂钩15与针座2锁孔21的设置使得套管针在使用完毕后可以自行锁定完成自毁,避免二次使用,防止交叉感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芯杆1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芯杆1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针座2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图4中A-A方向的部分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芯杆,2、针座,3、针管,4、保护套;11、芯杆键,12、键A,13、键B,14、保护键,15、挂钩;21、锁孔,22、键槽,23、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5,本实用新型包括芯杆1、针座2和针管3;针座2内设有通孔23,针管3与针座2固定连接,通孔23与针管3连通。针座2通孔23内壁上设有键槽22,芯杆1上设有芯杆键11、键A12和键B13,芯杆键11位于芯杆1末端。芯杆1顶端设有与键槽22相匹配的保护键14。芯杆1顶端设有挂钩15,针座2上设有与所述挂钩15相匹配的锁孔2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使用时,将针管3皮下穿刺至预定位置后,先将芯杆1拉出,将药剂注入针管3内,然后将芯杆键11对准键槽22,推动药剂直至键A12与键槽22卡住,转动芯杆1使键A12与键槽22对正,再推动芯杆1,使键A12滑过键槽22,直至键B13与键槽22卡住,药剂到达预定位置。然后转动芯杆1,使键槽22与键B13对正,此时抽动针座2,直至保护键14与键槽22卡住,再转动芯杆1,使保护键14与键槽22对正,抽动针座2至芯杆1顶端,使挂钩15插入针座2中的锁孔21内,此时芯杆1与针座2锁定。
实施例2:
参见图6,除下列区别外,其他同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针管3外侧设有保护套4,保护套4套接于针座2末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新华安得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新华安得医疗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249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