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CPU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26396.3 | 申请日: | 201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38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盛宝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盛宝华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H01L23/4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丛芳;彭晓玲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pu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CPU散热器。
背景技术
现有CPU散热器都采取多个金属片通过外部挤压而成,挤压后散热片形成不同形状金属主体,各个散热片之间的间隔距离相等,以便于散热。
但各个散热片的外扩散热部分无固定结构,使该部分一旦受外力作用,往往造成不规则变形,导致散热片之间的间隔距离不等,从而影响CPU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的CPU散热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CPU散热器,包括:多个弧形散热片和铆合结构;多个弧形散热片等间隔设置,铆合结构分别设置在弧形散热片的弧形两末端的外扩散热部,且位于多个弧形散热片之间。
进一步地,外扩散热部的上部和下部各布置一个铆合结构。
进一步地,铆合结构包括:矩形底板、卡扣、卡孔和限位侧板;卡扣的上端可弯折为钩状,下端连接到矩形底板的上边中部;卡孔与卡扣适配,且位于矩形底板的下端;限位侧板为两个,分别竖直设置于矩形底板的左右两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该铆合结构布置在相邻两个弧形散热片之间,外扩散热部的上部和下部各布置一个,以支撑和固定等间隔设置弧形散热片,防止弧形散热片受外力作用不规则变形,导致散热片之间的间隔距离不等,从而影响CPU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CPU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CPU散热器的弧形散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CPU散热器的铆合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CPU散热器的铆合结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参看图1,该CPU散热器包括:多个弧形散热片1和铆合结构2。其中,多个弧形散热片1等间隔设置,该CPU散热器的宽度为132.5mm,弧形散热片1的间距为2.5mm;如图2和图3所示,弧形散热片1的弧形两末端为外扩散热部11。铆合结构2布置在相邻两个弧形散热片1之间,外扩散热部11的上部和下部各布置一个,以支撑和固定等间隔设置弧形散热片1。
如图4和图5所示,铆合结构2为铝制,具体结构包括:矩形底板21、卡扣22、卡孔23和限位侧板24。卡扣22为矩形,上端可弯折为钩状,下端连接到矩形底板21的上边中部。卡孔23为与该卡扣22适配的矩形,且位于矩形底板21的下端。限位侧板24为两个,分别竖直设置于矩形底板21的左右两边。
组装时,铆合结构2布置在相邻两个弧形散热片1之间,一个相邻铆合结构2的卡扣22弯折为钩状后勾住另一个铆合结构2的卡孔23,弧形散热片1抵住其中一个铆合结构2的限位侧板24,该限位侧板24对相邻两个弧形散热片1起到支撑和固定作用。
该铆合结构布置在相邻两个弧形散热片之间,外扩散热部的上部和下部各布置一个,以支撑和固定等间隔设置弧形散热片,防止弧形散热片受外力作用不规则变形,导致散热片之间的间隔距离不等,从而影响CPU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盛宝华,未经盛宝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263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远程控制式流量计及燃气管理网络
- 下一篇:一种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