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警用自行车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26492.8 | 申请日: | 201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91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马庆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庆祥 |
主分类号: | B62J6/02 | 分类号: | B62J6/02;B62J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彭家恩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警用装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治安巡逻的警用自行车。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汽车拥有量的不断增长,各个城市中道路愈加拥挤,因此为了保证警员或者治安巡逻人员能够快速便捷地出警和巡逻,各地现已逐渐开始推广警用自行车的使用。现有警用自行车在车把或者前叉上都固定安装有警灯,通常警员或治安巡逻人员在骑行和停放警用自行车时都会将警灯打开,以便对不法分子起到警示和威慑作用。不过,现有警用自行车的设计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自行车在停放时,通常车把和前叉都是偏向一侧,从而使得其上的警灯也偏向一侧,因此警灯不容易被看到,其灯光覆盖范围变小,导致警示和威慑效果不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警用自行车,能够在骑行和停放过程中使警灯始终保持向前的方向,使其容易被辨识,提高对不法分子的警示和威慑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警用自行车,包括车把、前叉、车架和第一前警灯,所述前叉安装在车架上,所述车把与前叉连接,所述第一前警灯固定安装在所述车架的前部。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车架包括头管、上管和下管,所述第一前警灯固定安装在所述头管上或所述上管的前部或所述下管的前部。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车架包括头管、上管和下管,所述第一前警灯同时固定安装在所述上管和头管上或者下管和头管上或者上管、下管和头管上。
在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前警灯开启和关闭的开关,所述开关设置在所述车把上。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前警灯为两个,其在所述车架的两侧对称分布。
在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前警灯,所述第二前警灯固定安装在前叉上。
在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发出警笛声或者警示信息的声音输出装置。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声音输出装置为喇叭或者扩音器。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声音输出装置为一个,其固定安装在所述前叉上。
在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所述声音输出装置开启和关闭的开关,所述开关设置于车把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中将警灯固定安装在车架上,由于车架在行驶过程和停放时始终保持在向前方向,从而保证了警灯也始终保持在向前的方向,使得警灯灯光的覆盖范围大,便于其被辨识,可提高对不法分子的警示和威慑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警用自行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警用自行车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警用自行车的实施例,其包括车把、前叉、车架、第一前警灯以及其他警用自行车现有配件,该前叉安装在车架上,车把与前叉连接,而第一前警灯则固定安装在车架的前部。与现有技术中车把和前叉容易偏转相比,本申请中由于车架始终保持在向前的方向,第一前警灯固定安装到车架后自行车在行驶和停放时其第一前警灯不再随车把和前叉偏转,而是始终保持在向前的方向上,使得其灯光覆盖范围大,便于识别,对不法分子的警示和威慑效果好,便于维护社会的稳定。
本实施例中,车架包括头管、上管、下管和立管(座管),第一前警灯可固定安装在头管上,或者固定安装在上管的前部,或者安装在下管的前部。当然,第一前警灯也可以同时固定安装在头管和上管上,或者同时固定安装在头管和下管上,或者同时固定安装在头管、上管和下管上。上述各种结构中的固定安装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选择,比如可选择螺接、焊接或者粘接等。第一前警灯可以是各种类型警灯,如LED灯等。
为了进一步地提高警示效果和威慑效果,本实施例还可以包括声音输出装置,该声音输出装置可发出警示声音或警笛声,比如出警时或者遇到突发情况时,可调整声音输出装置发出警笛声,以震慑不法分子;当治安巡逻时,可调整声音输出装置发出警示信息,以警示群众提高警惕。警示信息内容可以为提高安全防范等具有教育意义的有声文字。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庆祥,未经马庆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264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