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端子转换器、电池连接装置及铅酸蓄电池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26848.8 | 申请日: | 201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546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熊正林;陈运洪;李荣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理士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0 | 分类号: | H01M2/30;H01M2/20;H01M10/12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任葵 |
地址: | 526238 广东省肇庆市(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子 转换器 电池 连接 装置 蓄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铅酸蓄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端子转换器、电池连接装置及铅酸蓄电池组。
背景技术
由于国内的环保形势越来越严峻,内化成电池越来越受到电池制造企业的青睐,因此内化成水槽开始普及。而内化成水槽中接线却是一项较传统卡板上接线更为耗时的工作,铅酸蓄电池生产过程一般都是组装过后才加酸,接连接线、螺栓和垫片,然后才是充电,内化成水槽的普及不可避免的使电池接线成为一个较为耗时的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提高接线效率的端子转换器、电池连接装置及铅酸蓄电池组。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加以解决:
一种端子转换器,包括转换头和螺栓,所述转换头设置有台阶孔,所述台阶孔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螺栓包括螺杆和螺帽,所述螺杆与所述第一通孔配合,所述螺帽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内。
所述转换头为旋转体。
所述转换头为圆台形。
一种电池连接装置,包括连接线,还包括端子转换器,所述端子转换器包括转换头和螺栓,所述转换头设置有台阶孔,所述台阶孔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螺栓包括螺杆和螺帽,所述螺杆与所述第一通孔配合,所述螺帽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连接线包括铜芯线和设置在所述铜芯线两端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内设置有与所述转换头配合的腔体,所述连接头套设在所述转换头上。
所述连接头为铅铸连接头。
所述腔体为圆台形。
一种铅酸蓄电池组,包括多个铅酸蓄电池,还包括电池连接装置,电池连接装置包括连接线和端子转换器,所述端子转换器包括转换头和螺栓,所述转换头设置有台阶孔,所述台阶孔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螺栓包括螺杆和螺帽,所述螺杆与所述第一通孔配合,所述螺帽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连接线包括铜芯线和设置在所述铜芯线两端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内设置有与所述转换头配合的腔体,所述连接头套设在所述转换头上,所述铅酸蓄电池通过所述电池连接装置串联。
所述转换头为旋转体。
所述转换头为圆台形。
所述连接头为铅铸连接头。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本实用新型具备的有益效果在于: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由于电池连接装置包括连接线和端子转换器,端子转换器包括转换头和螺栓,转换头设置有台阶孔,所述螺栓设置在台阶孔内,连接线包括铜芯线和设置在铜芯线两端的连接头,使电池加酸前先接上端子转换器,上紧螺栓,电池加酸后放入水槽,直接将连接线的连接头套在端子转换器上,接线的复杂工作转移至加酸前,且加酸前接线明显比加酸后水槽中接线方便,这就使得加酸后水槽中接线方便易行;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的转换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的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端子转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的连接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端子转换器,其一种实施方式,包括转换头11和螺栓12,转换头11设置有台阶孔,台阶孔包括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12,螺栓12包括螺杆121和螺帽122,螺栓12设置在台阶孔中,其中螺杆121与第一通孔111配合,螺帽122设置在第二通孔112内。螺帽122的外径大于第一通孔111的内径,小于第二通孔112的内径。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转换头11为旋转体,如圆柱形、圆台形等。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转换头11为圆台形。
一种电池连接装置,包括连接线和端子转换器,端子转换器包括转换头11和螺栓12,转换头11设置有台阶孔,台阶孔包括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12,螺栓12包括螺杆121和螺帽122,螺栓12设置在台阶孔中,其中螺杆121与第一通孔111配合,螺帽122设置在第二通孔112内。螺帽122的外径大于第一通孔111的内径,小于第二通孔112的内径。连接线包括铜芯线21和连接头22,连接头22设置在铜芯线21的两端,连接头22内设置有腔体221,腔体221与转换头11的形状配合,使连接头22可套设在转换头11上,使转换头11设置在腔体221中。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连接头22为铅铸连接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理士电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肇庆理士电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268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