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矫正足部摆动姿势的矫正鞋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27406.5 | 申请日: | 201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62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钱金波;孙天赦;徐庄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红蜻蜓鞋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B7/24 | 分类号: | A43B7/24;A43B13/14;A43B2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矫正 足部 摆动 姿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矫正足部摆动姿势的矫正鞋。
背景技术
人体在行走中,一般是先抬起脚后跟,然后抬起前掌处,着地时,首先着地的是后跟的后端,由于鞋跟后端一般呈90度夹角,与地面接触时容易发生偏转,因此容易崴脚。而且,一般鞋的鞋底和斜面都是具有一定变形能力的软质材料制成,而脚部在抬起后跟时一般会以前掌处为支点习惯性向外侧偏转,在扭转的过程中前脚掌处会发生变形,尤其是脚趾所在的部分,进而导致鞋面也发生变形,长期反复扭转复位后,鞋面会留下变形的痕迹,影响鞋面的美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防止人体在行走时发生崴脚的可矫正足部摆动姿势的矫正鞋。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矫正足部摆动姿势的矫正鞋,包括鞋底和鞋帮,鞋底包括鞋跟和前掌,鞋跟与前掌之间设置有窄坡,窄坡与鞋跟和前掌的连接处平滑过渡,窄坡的两侧带缺槽,窄坡处于鞋底上偏向脚外侧的位置。
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矫正足部摆动姿势的矫正鞋中,鞋跟与前掌之间设置有窄坡(传统皮鞋的前掌和后跟之间一般存在阶梯面),在此窄坡可增大鞋底与地面的基础面,使足部的支撑更加稳固,而且窄坡处于鞋底上偏向脚外侧的位置,从而使窄坡偏重对鞋底外侧实施支撑,使足部向外侧翻转的可能性降低,从而降低了发生崴脚的概率,有利于矫正人体足部的行走姿势,使人体在行走时更多地向前摆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矫正足部摆动姿势的矫正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可矫正足部摆动姿势的矫正鞋的底面视图。
图3为图1中的可矫正足部摆动姿势的矫正鞋的鞋底的结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矫正足部摆动姿势的矫正鞋,包括鞋底1和鞋帮2,鞋底1包括鞋跟3和前掌4,鞋跟3与前掌4之间设置有窄坡5,窄坡5与鞋跟3和前掌4的连接处平滑过渡,窄坡5的两侧带缺槽6,窄坡5处于鞋底1上偏向脚外侧的位置,所谓脚外侧以图2为例就是朝上的一侧。
如图1、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鞋跟3的后端带弧形面7,人体行走时鞋跟3的弧形面7与地面接触,与传统L形鞋跟后端相比,本实用新型鞋跟3的弧形面7与地面是面接触,而传统L形鞋跟后端是点接触,点接触的时候容易使足部向外晃动,显然面接触的方式更加稳定,因此可有效避免足部晃动,降低崴脚的概率。
如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前掌4的鞋尖处设置有硬质材料8,鞋底1上人体脚趾所在位置处于硬质材料8的宽度范围内。在此,鞋底1的前掌4的鞋尖处开设有安置槽9,硬质材料8设置于安置槽9内。硬质材料8的存在使鞋底1的鞋尖处成为一个整体的硬块,可以阻止足部在此处实现扭转,久而久之,人体足部只能按正确的向前摆动的姿势行走,从而可防止鞋面因鞋底被扭动而随之发生扭转,进而防止鞋面长期反复扭转复位,导致鞋面留下变形的痕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红蜻蜓鞋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红蜻蜓鞋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274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