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右导左引自循环集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27634.2 | 申请日: | 2012-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19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沈雁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雁茜 |
主分类号: | F24J2/00 | 分类号: | F24J2/00;F24J2/46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33206 | 代理人: | 戴晓翔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右导左 引自 循环 集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右导左引自循环集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集热器内部导流布局较不合理,有一些集热器的换热介质不能充分流经集热器各个角落;另外也有些换热介质在集热器内流经长度过长,耗时多,导致换热介质对热量的采集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右导左引自循环集热器,对换热介质在入口和出口进行疏导引流,使换热介质在集热器内密集采集热量,换热效率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右导左引自循环集热器,包括一带进管和出管的本体,其特征是所述的进管和出管分别设置在本体一侧边的两端,所述的本体靠出管侧和靠进管侧分别设有多列下端朝中间倾斜的导流板。换热介质从进管进入本体经过导流板疏导,分成多条支流,再从出管流出,经过导流板右导左引形成自循环,本体各个换热死角均有换热介质流经,密集采集热量,提高换热效率。
作为上述结构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还包含以下附加技术特征或这些特征的任意组合:
所述的导流板倾斜角度相同且间距相等,引导效果好。
各列导流板呈直线状且相互平行,各列导流板之间形成纵向通道,换热介质沿纵向通道向下依靠导流板横向分流,使得本体内各个角落均流经换热介质,提高集热器换热效率。
所述的导流板倾斜角度为30°-60°,此角度范围内,换热介质均衡地分配到本体内的各个角落,换热效果好。
所述的导流板位于相邻列相近两导流板的正中间,换热介质更为均衡地分配到本体内的各个角落进行热交换,进一步提高热交换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右导左引自循环集热器,换热介质从进管进入本体经过导流板疏导,分成多条支流,再从出管流出,经过导流板右导左引形成自循环,换热介质均衡地分配到本体内的各个角落进行热交换,密集采集热量,换热效率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2-进管、3-出管、4-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一种右导左引自循环集热器,包括一带进管2和出管3的本体1,所述的进管2和出管3分别设置在本体1一侧边的两端,所述的本体1靠出管侧和靠进管侧分别设有多列下端朝中间倾斜的导流板4,导流板4数量以布满本体1内部为准,所述的导流板4倾斜角度相同且间距相等,各列导流板4呈直线状且相互平行,所述的导流板4倾斜角度为45°,也可以在30°-60°中选取,根据换热介质实际流速等参数而定,所述的导流板4位于相邻列相近两导流板4的正中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雁茜,未经沈雁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276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产生高温热水或蒸汽的U型真空玻璃管
- 下一篇:一种高温高效的空气能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