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强装配稳定性的拉伸冲头内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27702.5 | 申请日: | 2012-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74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罗菁;施小兵;朱京洪;朱木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翼制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00 | 分类号: | B21D3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114 | 代理人: | 竺明 |
地址: | 2019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强 装配 稳定性 拉伸 冲头内腔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易拉罐生产用拉伸模具,特别涉及一种加强装配稳定性的拉伸冲头内腔结构。
背景技术
易拉罐生产时,在正常装配中,拉伸冲头套装在冲杆上,并在冲头口端与冲鼻嵌套配合,被冲鼻锁紧螺栓一起固定在冲杆上。拉伸冲头内腔结构如图1所示,拉伸冲头10内腔装配两个台阶101、102,台阶长度0.79″,台阶圆角半径0.03″。
在实际生产中,每分钟冲头跟随冲杆做300~350次往返运动,且主要为高温小模具间隙下的金属变形运动,冲头所受摩擦力及各种内应力较大。
原有冲头内腔在使用中存在以下问题:
(1)在实际生产中,冲头始终存在相对运动趋势,所以冲头内腔与冲杆接触、起约束作用的装配台阶会产生磨损,导致冲头装配平直度不佳,影响金属变形中的金属流动,拉伸出的罐体壁厚不均,增加废品率;
(2)冲头修磨时,如前后装配台阶误差较大,则易在生产使用时出现冲头偏心的情况,也会影响金属变形中的金属流动,增加废品率;
(3)原先设计中台阶边缘多为小圆角,但在实际装配时,由于冲头受重力影响,其口端的水平线要较尾端偏低,所以靠口端圆角易与冲杆端部贴合摩擦,不利于冲杆的保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加强装配稳定性的拉伸冲头内腔结构,解决冲头长期使用后出现的装配平直度不佳、冲头偏心、冲杆端部磨损大等不良情况。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加强装配稳定性的拉伸冲头内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伸冲头内腔壁位于近前端口、中部及后端口依次设置第一~第三台阶,第一~第三台阶处的内腔内径分别为1.60英寸、1.80英寸、1.90英寸,第二、第三台阶的长度为0.79英寸~1.00英寸;第二、第三台阶的边缘圆角半径为0.1英寸;第一台阶后缘倒角α为20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冲头内腔的装配台阶由两个增加为三个,且直径自后端至前端呈阶梯减小(直径1.90英寸、1.80英寸、1.60英寸),这种设计既可以提高装配的便利度,也提高了装配的稳定度;
2)第二、第三台阶长度的增加,由原先的0.79英寸变化为0.79英寸~1.00英寸,可以增大接触面,提高了装配的稳定度;
3)第二、第三台阶圆角的增大,由原先的0.03英寸增大为0.1英寸,这样一方面减少装配时内腔与冲杆的磕碰,另一方面提升了空腔高度,减少材料和重量;
4)第一台阶的边缘倒角设计为20度,可以在装配时与冲杆端部留出足够的重力沉降余量,降低冲杆的端部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原有冲头内腔的结构图和装配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冲头内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强装配稳定性的拉伸冲头内腔结构,其中,所述的拉伸冲头1内腔壁位于近前端口、中部及后端口依次设置第一~第三台阶11~13,第一~第三台阶处11~13的内腔内径分别为1.60英寸、1.80英寸、1.90英寸,第二、第三台阶12、13的长度L2、L3为0.79英寸~1.00英寸;第二、第三台阶12、13的边缘圆角半径R为0.1英寸;第一台阶11后缘倒角α为20度。
通过上述改进设计,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拉伸冲头与冲杆的装配稳定度,也提高了装配的便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翼制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翼制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277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强度金属板材开口可调无压痕模具
- 下一篇:汽车翼子板成形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