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槽式太阳能综合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28001.3 | 申请日: | 2012-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970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孟忠阳;任前卯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忠阳;任前卯 |
主分类号: | F03G6/06 | 分类号: | F03G6/06;F02G1/043;F24J2/00;F24J2/08;F24J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王维绮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综合利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应用技术、斯特林发电动力系统等技术领域,是一种太阳能综合利用系统。此外,还可以加装燃气动力系统,从而获得利用太阳能和燃气两种能源动力互为补充地驱动斯特林发电系统发电。斯特林发电系统产生的热能加热冷却水,可直接用于提供生活热水或用于空调系统的制冷供热;聚集的太阳光能通过光纤传导,不经过转换直接用于自然光照明。
背景技术
太阳能已在光伏发电和槽式光热发电、供热系统和自然光照明方面有广泛应用。目前的各种太阳能利用系统还不能把光热发电、光热供暖和自然光照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还不能实现用最佳的结构形式组合和最先进的零部件技术来发挥最大的太阳能综合利用效率。例如,现有的槽式太阳能发电系统依然沿用传统的先加热水产生蒸汽、再推动蒸汽轮机发电的方式。并且,现有的槽式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抛物面反光镜(如菲涅尔透镜)的焦线随太阳的移动而在空间移动,使得发电系统也要随焦线在空间移动;如若加上供热系统,输水管路难以在空间大范围移动,从而给设计、制造带来难题。以上种种原因限制了槽式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应用。虽然槽式太阳能发电系统的一些示范项目已经成功运行,并已经初步具备商业化运作的特征,但由于上述种种原因的限制,难以向更深层次的商业化运作和产业化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槽式太阳能综合利用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槽式太阳能综合利用系统包括:机身;太阳能接收和转化装置,所述太阳能接收和转化装置固定至所述机身,用于接收太阳光并将其转化为热能,并且所述太阳能接收和转化装置包括面镜;发电系统,所述发电系统连接至所述太阳能接收和转化装置并固定至机身,利用太阳能接收和转化装置转化出的热能做功发电;旋转驱动系统,所述旋转驱动系统安装在所述太阳能接收和转化装置的一端,用于驱动面镜;和跟踪传动控制系统,所述跟踪传动控制系统安装在所述太阳能接收和转化装置上,并通过太阳所处位置的光信号驱动所述旋转驱动系统转动,从而驱动所述面镜转动以便使所述太阳能接收和转化装置接收太阳光的能力最大化。
优选地,所述太阳能接收和转化装置还包括高温传导管,所述面镜通过固定支架与所述高温传导管连接成一体并围绕高温传导管可同步旋转地设置,其中所述面镜的焦线位于高温传导管上。
优选地,所述面镜是菲涅尔透镜。
优选地,所述发电系统是斯特林发电系统,所述斯特林发电系统与所述高温传导管连接,利用高温传导管传来的热能做功发电。
优选地,所述旋转驱动系统驱动所述面镜沿所述高温传导管的轴线旋转。
优选地,所述跟踪传动控制系统包括太阳一维跟踪电器控制器、太阳跟踪导向柱和多个光敏电阻,其中多个光敏电阻被设置在太阳跟踪导向柱周围;当所述多个光敏电阻接收的光强度出现差异时,所述太阳一维跟踪控制器控制所述旋转驱动系统带动面镜的转动,直到所述多个光敏电阻的光强度一致。
优选地,所述太阳跟踪导向柱与所述面镜保持垂直并且穿过所述高温传导管。
优选地,所述槽式太阳能综合利用系统还包括燃气系统,用于在光线不足时使发电系统继续工作。
优选地,所述槽式太阳能综合利用系统还包括自然光照明系统。
优选地,所述面镜将太阳光导入光纤,并传送至所述自然光照明系统。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及效果:
1、改变了以往槽式发电系统中用加热的蒸汽推动蒸汽轮机发电的方式,减少了这一转换环节,直接利用光热转换的热能推动斯特林发电系统发电;
2、解决了现有槽式太阳能发电系统的面镜(如菲涅尔透镜)的焦线随太阳的移动而在空间移动,使得发电系统也要随焦线在空间移动的问题,从而可以在系统中加上供热系统。
3、自然光照明与光热发电、供暖(制冷)结合,构成太阳能的全面综合利用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槽式太阳能综合利用系统的优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槽式太阳能综合利用系统的系统运动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忠阳;任前卯,未经孟忠阳;任前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280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防逆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投射电容式触摸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