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安全自动采血针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28221.6 | 申请日: | 2012-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7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岩;曲翠娥;杨金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红岩 |
主分类号: | A61B5/151 | 分类号: | A61B5/15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66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安全 自动 采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采血针,特别是涉及一种一次性安全自动采血针。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用于临床检验的皮下采血技术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更新和提高,近几年来,皮下采血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检验领域,其涉及人群多、适用范围大,而传统的钢片针穿刺,无任何技术保证,其卫生条件、穿刺深度以及穿刺速度均无法控制,极易造成患者感染、溢血量不当、穿刺疼痛等现象,特别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之间交叉感染的风险。一次性使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以及成本低等特点是采血器械发展的趋势。目前市场上多数采血针尽管体积小巧,也是一次性使用产品,但其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销售价格高,会增大病人的经济负担;有的采血针在使用过程中不安全、容易伤到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一次性安全自动采血针的技术方案,采用该技术方案的采血针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穿刺深度能够有效控制。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次性安全自动采血针,前端安装有穿刺针的针座装在壳体的内腔中,壳体的前端设有出针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座后端的壳体内腔中安装有弹簧,针座的侧面设有三角槽,与三角槽同侧的壳体上设有侧位槽孔,侧位槽孔后部的壳体的外表面上装有转轴,按柄的中部铰连到转轴上,按柄的前端设有与三角槽相对应的倒钩,倒钩卡在所述三角槽内。
所述壳体的前端装有针帽,针帽将壳体的前端连同按柄的前端一起卡住,针帽内设有针头保护套。
所述按柄与转轴铰连的部位呈160~178度的钝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该技术方案的采血针不仅安全可靠、使用方便,而且结构简单,穿刺深度能够有效控制,制造与使用成本低,适合产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壳体,2—弹簧,3—按柄,4—转轴,5—针座,6—三角槽,7—倒钩,8—侧位槽孔,9—穿刺针,10—针头保护套,11—针帽,12—出针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和原理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安全自动采血针,前端安装有穿刺针9的针座5装在壳体1的内腔中,壳体1的前端设有出针孔12,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座5后端的壳体1内腔中安装有弹簧2,针座5的侧面设有三角槽6,与三角槽6同侧的壳体1上设有侧位槽孔8,侧位槽孔8后部的壳体1的外表面上装有转轴4,按柄3的中部铰连到转轴4上,按柄3的前端设有与三角槽6相对应的倒钩7,倒钩7卡在所述三角槽6内;所述壳体1的前端装有针帽11,针帽11将壳体1的前端连同按柄3的前端一起卡住,针帽11内设有针头保护套10;所述按柄3与转轴4铰连的部位呈160~178度的钝角。
本实用新型的按柄3的前端设有与三角槽6相对应的倒钩7,倒钩7卡在针座5的侧面的三角槽6内,针帽11将壳体1的前端连同按柄3的前端一起卡住;穿刺针9被针头保护套10保护起来,在使用过程中采血针不会伤到操作人员。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针帽11取下来,把出针孔12对准采血的部位,按动按柄3的后端,倒钩7从三角槽6中脱出来,针座5在弹簧2的推动下快速把穿刺针9从出针孔12中射出,完成采血。穿刺针9的长度根据需要设计为3—5毫米长,在采血时穿刺深度就能够有效控制。由于在采血过程中穿刺时间短,减少了采血的痛疼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红岩,未经张红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282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声探头减震装置
- 下一篇:手柄可伸缩型鸡毛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