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食用植物油脱胶系统及精炼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28348.8 | 申请日: | 2012-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96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丁泓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泓滨 |
主分类号: | A23D9/04 | 分类号: | A23D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许亦琳;余明伟 |
地址: | 20129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用植物油 脱胶 系统 精炼 | ||
1.一种食用植物油脱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经管线依次连接的毛油进油管(1)、第一油泵(2)、第一加热器(3)、第一混合器(4)、酸反应罐(5)、第二混合器(6)、第一冷却器(7)、水化反应罐(8)、第二加热器(9)和第一离心机(10),所述第一离心机(10)设有轻相分离物出口(101)与重相分离物出口(102),其中,所述轻相分离物出口(101)依次与真空干燥器(11)、第二油泵(12)和脱胶油出油管(13)经管线相连,所述第一加热器(3)与所述第一混合器(4)连接的管线上设有酸液进口(14),所述酸反应罐(5)与所述第二混合器(6)连接的管线上设有第一进水口(1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食用植物油脱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酸反应罐(5)和所述第二混合器(6)之间连接有油泵,所述水化反应罐(8)和第二加热器(9)之间连接有油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食用植物油脱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心机的轻相分离物出口(101)与所述真空干燥器(11)之间还经管线依次连接有第三混合器(17)、水洗罐(18)和第二离心机(19),其中,所述第二离心机设有轻相分离物出口(191)与重相分离物出口(192),所述第二离心机的轻相分离物出口(191)与所述真空干燥器(11)经管线相连,所述第一离心机(10)和所述第三混合器(17)连接的管线上设有第二进水口(2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食用植物油脱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心机(10)与所述真空干燥器(11)之间还经管线连接有第三加热器(16)。
5.如权利要求4所述食用植物油脱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心机的轻相分离物出口(101)与所述第三加热器(16)之间还经管线依次连接有第三混合器(17)、水洗罐(18)和第二离心机(19),其中,所述第二离心机设有轻相分离物出口(191)与重相分离物出口(192),所述第二离心机的轻相分离物出口(191)与所述第三加热器(16)经管线相连,所述第一离心机(10)和所述第三混合器(17)连接的管线上设有第二进水口(20)。
6.如权利要求3或5所述食用植物油脱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离心机的重相分离物出口(192)经管线与所述第一进水口(15)连接。
7.如权利要求3或5所述食用植物油脱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洗罐(18)和所述第二离心机(19)之间的连接管线上连接有油泵。
8.如权利要求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食用植物油脱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混合器(6)与第一冷却器(7)之间连有第一油油换热器(23),所述第一油油换热器(23) 包括热侧入口(231)、热侧出口(232)、冷侧入口(233)及冷侧出口(234),其中,所述第二混合器(6)的出口经管线与所述第一油油换热器的热侧入口(231)连接,所述第一油油换热器的热侧出口(232)经管线与所述第一冷却器(7)的入口连接,所述水化反应罐(8)的出口经管线与第一油油换热器的冷侧入口(233)连接,所述第一油油换热器的冷侧出口(234)经管线与所述第二加热器(9)的入口连接。
9.一种食用植物油的精炼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食用植物油脱胶系统,在所述脱胶系统的第二油泵(12)之后,经管线依次连接脱色塔(25)、第三油泵(26)、过滤机(27)、第一精滤器(28)、脱色清油贮罐(29)、第四油泵(30)、第四加热器(31)、脱酸脱臭塔(32)、第五油泵(33)、第二冷却器(34)、第二精滤器(35)和成品油出油管(36),所述第二油泵(12)和所述脱色塔(25)的连接管线上或脱色塔(25)上设有白土入口(37),所述脱酸脱臭塔(32)上设有水蒸汽入口。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食用植物油的精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油泵(12)和所述脱色塔(25)之间经管线连接有预混罐。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食用植物油的精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油泵(12)和所述脱色塔(25)之间设有第五加热器。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食用植物油的精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酸脱臭塔(32)替换为经管线连接脱酸塔(321)和脱臭塔(3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泓滨,未经丁泓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2834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以太网通讯电路
- 下一篇:一种基于虚拟登陆的数据采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