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救生圈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28678.7 | 申请日: | 2012-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18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杨凯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凯博 |
主分类号: | B63C9/15 | 分类号: | B63C9/15;B63C9/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4001 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园***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救生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作业、运输部分,救生;船舶或其他水上船只;与船有关的设备大类,船只下水,拖出或进干船坞;水中救生;用于水下居住或作业的设备;用于打捞或搜索水下目标的装置小类,救生浮体,例如救生圈;救生带、救生衣、救生服或类似物品小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救生圈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救生圈,俗称水泡,是海或游泳池等水上救生必需品,它是一个会浮在水面的圆圈,给遇溺者支援,避免沉到水底。类似救生圈的拯溺设施,还有救生衣、救生绳、救生板、救生员。水泡除了救生之外,还可以给有特别需要的病人作为坐垫。
救生圈是用来救生的,常配在各种船舶上或各种水域中,以防发生危险的时候帮助救援。救生圈有一定的质量要求:(1)、外径710mm内径440mm;(2)、能在淡水中支承不少于14.5kg的铁块达24h之久;(3)、具有不少于2.5kg的质量。有些改进的救生圈可以配合叫救生圈快速释放器的装备将救生圈弹射出去,加快救援的速度。
但现在的救生圈也存在不足:救生圈的内部通常填充有气体,一旦外壳被刮破或者刺破救生圈会无法使用,可靠性不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救生圈。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救生圈外壳,其结构要点救生圈外壳内具有多个充气气囊,充气气囊之间彼此相连,每个充气气囊在救生圈外壳上均具有相应的充气口。
救生圈外壳上设置有反光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救生圈外壳上还设置有救援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包括救生圈外壳,其结构要点救生圈外壳内具有多个充气气囊,充气气囊之间彼此相连,每个充气气囊在救生圈外壳上均具有相应的充气口;没有使用过多的构件,结构简单。
(2)可靠性高
本实用新型改进了普通救生圈内部的单一气囊结构,采用多个充气气囊彼此相连的结构;这样,在使用中,即使救生圈被刮破或刺破也不会出现气体全部漏掉的情况,没有损伤的充气气囊会继续发挥作用,加强了可靠性。
(3)便于救援
本实用新型在救生圈外壳上设置有反光带和救援灯,使得使用者在等待救援时更加容易被救援人员发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为救援灯,2为救生圈外壳,3为充气口,4为充气气囊,5为反光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包括救生圈外壳2,救生圈外壳2内具有多个充气气囊4,充气气囊4之间彼此相连,每个充气气囊4在救生圈外壳2上均具有相应的充气口3。
救生圈外壳2上设置有反光带5。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救生圈外壳2上还设置有救援灯1。
可以理解地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凯博,未经杨凯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286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会发光的纸袋
- 下一篇:摩托车太阳能冷暖把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