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汽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28988.9 | 申请日: | 2012-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272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黎智;孟照柯;秦旷;宋占明;曲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光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30 | 分类号: | B01D46/30;B01D46/42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伟华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汽过滤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汽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厂多采用热导式氢气纯度检测仪器来测量电机内部用于冷却的氢气纯度。但由于气路连接系统中油封的问题往往导致油被雾化后和氢气混合在一起,导致热导式氢气纯度检测仪器容易受油雾的影响导致测量的不准确,影响仪器的测量精度。而传统的过滤器只能过滤油汽混合物中的大部分的大颗粒油滴,结果仍会有小部分的细小油雾进入到用于测量的变送器内,从而给测量仪器带来测量误差,也会给用气设备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汽分离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充分过滤油汽混合物中的细小油雾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油汽分离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汽分离装置,包括分离装置的壳体,在壳体上开设有与壳体内腔相连通的进气嘴和排气嘴,分离装置的壳体内腔中安装用于过滤从所述进气嘴进入壳体内腔的油汽混合物中的油分子的分子筛。
所述的分离装置的壳体上对应于开设有进气嘴和排气嘴的位置处分别螺纹可拆的联接有进气端盖和排气端盖,所述的进气嘴和排气嘴设置在对应的进气端盖和排气端盖上,在进气端盖和排气端盖的朝向所述壳体内腔的一侧均固设有用于防止分子筛泄漏的进气过滤网片和排气过滤网片。
所述的分离装置的壳体呈圆柱形罐体结构,所述进气端盖和排气端盖分别位于圆柱形罐体的轴向两端位置处。
所述的进气端盖上朝向分子筛的端面上设有连通进气嘴的排气口和进气过滤网片的进气连通孔,在排气端盖上朝向分子筛的端面上设有连通排气嘴的进气口和排气过滤网片的排气连通孔。
所述的进气连通孔呈由其朝向进气过滤网片的一端向朝向进气嘴的排气口的一端逐渐缩小的锥孔结构,所述排气连通孔呈由其朝向排气过滤网片的一端向朝向排气嘴的进气口的一端逐渐缩小的锥孔结构。
所述的进气端盖和排气端盖与分离装置的壳体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
所述的进气嘴和排气嘴的背离所述壳体内腔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与进气嘴的排气口相连通的进气导气连接段和与排气嘴的进气口相连通的排气导气连接段,在进气导气连接段上可拆连接有进气管路,在排气导气连接段上可拆联接有排气管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油汽分离装置包括分离装置的壳体,在分离装置的壳体上开设有进气嘴和排气嘴,在与进气嘴和排气嘴相连通的壳体内腔中安装有分子筛,由分子筛过滤从进气嘴进入壳体内腔的油汽混合物中的油滴,而油汽混合物中的气体则从排气嘴排走,从而实现油汽混合物中的油汽分离。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油汽分离装置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分子筛对油汽混合物中的细小油雾进行有效过滤,将油汽混合物中的细小油雾吸收掉,实现油汽的分离,达到净化气体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油汽分离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油汽分离装置工作时的使用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光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光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289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用具有固定边沿密度的排列图案的频率获取
- 下一篇:光学影像式触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