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爆式轿车发动机罩抬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30685.0 | 申请日: | 2012-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183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君毅;王华锋;朱育民;王宏雁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25/12 | 分类号: | B62D25/1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宣慧兰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爆 轿车 发动机 抬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罩抬升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燃爆式轿车发动机罩抬升装置。
背景技术
发动机罩抬升装置是汽车行人碰撞保护的一种新型装置。在汽车发生行人碰撞事故时,发动机罩后端及时向上弹起,在发动机罩与发动机舱内的硬点之间获得更多的空间,为发动机罩的变形留出余地,从而避免行人头部与发动机舱内硬点的接触,并通过头部撞击发动机罩的变形,吸收一定的碰撞能量,使碰撞对行人头部造成的伤害程度减至最低。
目前的发动机罩抬升装置主要有以下几种:
1、Autoliv公司开发的烟火式气囊发动机罩抬升装置,但是成本很高、对传感系统要求高。
2、台湾成功大学设计的预压紧弹簧式发动机罩抬升装置,但是结构复杂,体积大,有较长的震动时间。
3、台湾徐正会和尤正吉等人设计的气体发生器机械式发动机罩抬升装置,也同样具有结构复杂的缺点。
4、James Otten和Jonathan Luntz等人设计的压缩气体式发动机罩抬升装置,但是需要配备高压储气罐,增加了产品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重复使用的燃爆式轿车发动机罩抬升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燃爆式轿车发动机罩抬升装置,包括套筒和活塞,所述的套筒的顶部设有上顶盖,底部设有下底盖,所述的套筒、上顶盖和下底盖形成一腔体,所述的活塞设在腔体内,活塞上端从上顶盖伸出腔体,下端直径与套筒内径相同,活塞下方的腔体内设有通过燃爆产生高压气体的气体发生器。
所述的活塞为可沿套筒的内壁上下运动的活塞。
以气体发生器作为动力源,采用套筒和活塞作为动力传递机构,用以快速抬升发动机罩。
所述的活塞的上端设有橡胶套,下端设有密封套。
所述的套筒与下底盖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以活塞作为抬升机构,定向精准,抬升间隙持续保持,泻力缓和;
2、燃爆后,只需更换底部气体发生器,抬升装置即可重复使用;
3、在抬升可靠的前提下,成本低廉;
4、可以在各种汽车车型上通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燃爆式轿车发动机罩抬升装置,包括套筒1、活塞4和气体发生器5。套筒1的顶部设有上顶盖2,底部设有下底盖3,形成一腔体,活塞4设在腔体内,活塞4上端从上顶盖2伸出腔体,并设有橡胶套6,活塞4的下端直径与套筒1内径相同,可沿套筒1的内壁上下运动,气体发生器5设在腔体内活塞4的下方。本装置以气体发生器5燃爆产生的高压气体作为动力源,推动活塞4沿套筒1内壁上升,快速抬升发动机罩。为保证密封性能,活塞4的下端设有密封套7,套筒1与下底盖3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8。
本装置的主体结构材料采用45#钢,最大高度160mm,最大直径104mm,套筒壁厚5mm,活塞最大行程100mm。气体发生器5从底部与汽车上的行人识别系统连接,当行人识别系统发现车辆存在碰撞行人的不可避免性时,发出指令并点爆抬升装置中的气体发生器5,产生高压气体推动活塞4,在200ms内将发动机罩抬升100mm,以增加发动机罩下方的空间,使得被撞行人的头部落在发动机罩上时不至于被罩下的硬物所伤,并且令发动机罩具有一定的吸能效应,从而有效改善车辆对行人头部保护性能。
此外,上顶盖2、下底盖3与套筒1之间可通过螺栓和螺帽来连接,形成可拆卸的结构,本装置被触发后,只需更换底部的气体发生器5,即可重复使用,降低了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306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重型汽车驾驶室举升控制器
- 下一篇:婴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