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风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31607.2 | 申请日: | 2012-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7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赵群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美的春花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9/16 | 分类号: | A47L9/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3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风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真空吸尘设备的旋风分离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 旋风分离器一般包括分离器本体、位于分离器本体内部的旋风分离腔、设置在分离器本体上设置有供含尘气流进入的入口,供分离后气流排出的排气口以及供分离口灰尘落下的排灰口,通常排气口的设计与排灰口基本是在同一方向,即在旋风分离器中,气体切向从入口进入旋风分离腔后,在旋风分离腔产生旋流运动,在旋流的外部(外旋涡),气体向下运动,并在中心处向上运动(内旋涡),与此同时,气体还存在一个由内旋涡到外旋涡的径向运动。分离到腔壁的灰尘,被外部区域的气流带到排灰口,灰尘最后通过排灰口排出 。上述结构的旋风分离器存在的问题是灰尘的向下运动和灰尘的排出都是靠外旋涡的气流来夹带的,外旋涡的气流最终是经过气流的径向运动,进入内旋涡,通过内悬涡从出风管排出。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分离器本体都是呈内径至上而下逐渐变小的倒锥状,即旋风分离腔是呈上大下小的形状,含尘气流①向下运动时在旋风分离腔的越底端,灰尘浓度越高,旋风分离腔的越底端,径向距离越短,径向气流②越剧烈,导致颗粒小,离心力小的灰尘⑤产生二次夹带,影响分离效率;而且越靠近旋风分离腔的底端,灰尘浓度越高,灰尘⑤在旋转的过程中越容易在分离器本体的内壁上反弹,由于上大下小的倒锥状结构,反弹灰尘⑥的方向是沿排气口方向的,更容易被上升气流③带出,导致灰尘产生二次夹带,影响分离效率。另外,上述结构的旋风分离器中的排气口和落灰口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灰尘④从落灰口排出后,没有迅速远离旋风分离器的气场(事实上,在旋风分离器中,在落灰口下端存在气流衍射现象),部分被带回,进入下游,影响分离效率。
中国专利03803892.7 公开的是排灰口为一个锥形开口的旋风分离器,虽然对减少灰尘的二次夹带有帮助,但由于灰尘和径向运动的气流没有根本分离,分离效率不会很高,中国专利200710022145.1公开的是增加档尘环的旋风分离器,对提高分离结构的分离效率有一定作用,但会明显增加结构的压力损失,在结构上实现的难度比较大。同时在某些领域,比如吸尘器中,利用到多个椎的排列,但由于多个锥体分布,需要占用的空间比较大,中国专利200620073309.4公开的是一种多个旋风分离器并联设置的吸尘器旋风分离结构,采用多个旋风分离器能够明显地提高吸尘器系统的分离效率,但多个旋风分离器在吸尘器上部占用很大的空间,不利于产品的外型及结构布局。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空间结构和气固分离性能上都能得到改善的旋风分离器。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旋风分离器,包括分离器本体,所述的分离器本体的内部具有能使夹带有灰尘的气流在内部旋转的旋风分离腔,所述的分离器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将夹带有灰尘的气流引入至所述的旋风分离腔的入口、在灰尘被旋风分离后将气流从所述的旋风分离腔排出的排气口以及在灰尘被旋风分离后将灰尘从所述的旋风分离腔排出的落灰口,所述的入口、排气口、落灰口均与所述的旋风分离腔的内部连通,所述的旋风分离腔包括上部旋风分离腔和下部旋风分离腔,所述的上部旋风分离腔与所述的下部旋风分离腔两者交接,所述的落灰口位于所述的下部旋风分离腔的下端部,所述的排气口位于所述的上部旋风分离腔的上端部,夹带有灰尘的气流依次经过所述的入口、上部旋风分离腔、下部旋风分离腔,气流在所述的上部旋风分离腔内绕着第一轴线旋转、在所述的下部旋风分离腔内绕着第二轴线旋转,所述的第一轴线为一直线,所述的第二轴线与所述的第一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上并且两者相交于一点。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第二轴线为一直线或折线或曲线。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或第二轴线的切线在相交处呈大于90小于180°的夹角。更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或第二轴线的切线在相交处呈大于130°小于160°的夹角。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第二轴线穿过所述的落灰口的端面所在的平面,所述的第二轴线与所述的落灰口的端面所在的平面在相交处呈10°到90°的夹角。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上部旋风分离腔的腔壁与所述的下部旋风分离腔的腔壁在相交接处光滑过渡。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上部旋风分离腔呈内径至上而下逐渐变小的圆台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美的春花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美的春花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316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