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冷顶炉的双对接口浅池炉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32022.2 | 申请日: | 2012-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21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朱刚;朱志强;苏学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都江堰光明光电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5/02 | 分类号: | C03B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成实 |
地址: | 61183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冷顶炉 接口 浅池炉 电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玻璃制备器械的导电元件,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冷顶炉的双对接口浅池炉电极。
背景技术
光学玻璃是制造光学仪器和光电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国防建设、科学技术及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图1所示,在以冷顶炉为基础的光学玻璃生产中,冷顶炉的浅池部分安装一对钼棒电极,玻璃液通过电极通电而产生焦耳热,玻璃在通电的情况下自身发热从而使玻璃液得以熔化、澄清。
随着光学玻璃熔炼技术的提高,玻璃配方的不断优化,玻璃的单位生产量也逐渐提高,而传统的冷顶炉浅池电极的安装方式为两支电极头尾对接,该安装方式容易在对接处断裂导致电极容易断裂,以至于严重影响玻璃的质量和产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的基于冷顶炉的双对接口浅池炉电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案如下:
基于冷顶炉的双对接口浅池炉电极,包括浅池本体,设置在该浅池本体两侧壁上的通孔,以及设置在浅池本体内的主电极,和设置于浅池本体外部的副电极,所述主电极的两端与副电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浅池本体两侧壁的通孔内。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连接,所述主电极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孔,所述副电极的端头上设有与该连接孔相匹配的对接头,所述主电极与副电极通过连接孔与对接头之间的配合连接而连接为一体。
再进一步地,为了保证安装效果,所述通孔大小与主电极相匹配。
更进一步地,所述主电极与副电极均为钼棒电极。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成本低廉、简洁实用;
(2)本实用新型将主电极的两端设置在通孔内,且副电极与主电极连接于该通孔内,使得电极连接处避开了浅池中温度最高的区域,有效地防止了因高温而导致电极连接处的断裂和损坏,从而大大地减少了因电极损坏而造成玻璃质量受到影响的几率,而且电极的连接处设置在通孔内,更便于电极的安装操作;
(3)本实用新型在主电极两端设有连接孔,副电极端头也设有与连接孔相匹配的对接头,主电极与副电极通过连接孔与对接头之间的配合连接而连接为一体,使得电极之间的连接不仅方便,而且更为牢固;
(4)本实用新型中主电极与副电极均为钼棒电极,其在通电的情况下自身快速发热,从而使玻璃溶液澄清的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浅池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1-浅池,2-通孔,3-主电极,4—副电极,5—连接孔,6—对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2所示,基于冷顶炉的双对接口浅池炉电极,包括浅池1,设置在该浅池1两侧壁上的通孔2,以及设置在浅池1内的主电极3,通孔2大小与该主电极3相匹配,在主电极3两端分别设有与之连接的副电极4,为了避开了浅池中温度最高的区域,防止因高温而导致电极连接处的断裂和损坏,所述主电极3两端分别设置在通孔2内,而副电极4与主电极3则连接于该通孔2内。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施例,所述副电极4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与主电极3两端连接。
为了使得电极之间的连接更为牢固,增强防断裂效果,所述主电极3两端设有连接孔5,所述副电极4一端设有与该连接孔5相匹配的对接头6,主电极3与副电极4通过连接孔5与对接头6之间的配合连接而连接为一体。
为了使玻璃溶液澄清的效果更佳,所述主电极3与副电极4均为钼棒电极。
按照上述实施例,即可很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都江堰光明光电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都江堰光明光电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320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