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仰卧起坐健身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32031.1 | 申请日: | 2012-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82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廖学湖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信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23/02 | 分类号: | A63B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仰卧起坐 健身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仰卧起坐健身器,属于健身器材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受到运动场所及可运动时间等减少的影响,人们的运动量与运动时间也跟着大幅缩短,而影响到人体的健康与体力,为了解决因运动量减少所引发的健康问题,目前市面上开发有多种不同样式的运动训练设备,以提供不同的健身与运动训练功能,例如健身车、踏步机、跑步机、健腹器等等,以分别提供腿部、臂部、腹部、腰部等不同部位的肌肉与骨骼训练。
其中,仰卧起坐是一种可以锻炼腰部及腹部肌肉的运动,又因动作简单且较不受场地大小的限制,故为常见的健身方法之一。然而一般人在进行仰卧起坐时,经常会将双手手指交叉置于后脑,并用力向上搬动头部,造成对颈部施予的不正常外力作用,很容易导致颈部肌肉拉伤等伤害,因此通常会利用仰卧起坐健身器来协助使用者达到标准动作,以减少不必要的运动伤害。
而现有的仰卧起坐健身器大都以金属管材焊接而成,其通常包含有支撑架、背垫、脚勾部、甚至进一步具有供双手拉背的把手组,供协助使用者进行仰卧起坐的运动。
上述仰卧起坐器主要具有以下使用缺点:
1、无法依照使用者的使用需求进行调整:其一般结构为固定式的设计,因此身材不一的使用者的仰躺与脚勾的位置不会落于恰当位,影响仰卧起坐的施力,因此实用性并不佳。
2、不易收纳:习用仰卧起坐健身器因采固定式的管材结构,其最多仅能做部份组件的拆收,无法有效的缩小其材积,因此不论是收纳或运输均极占空间,无形间降低了其经济效益。
3、无法外出携行:由于其无法有效的完全拆收以缩小其携行的体积,再加上金属管材具有相当的重量,因此现有者并无法供使用者外出时携行,使现有仰卧起坐健身器的应用受到相当的限制,无法满足使用者随时运动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仰卧起坐健身器,其能依需求调整长度,且能有效的缩小其材积,方便携带,并能充分锻炼人体臀部、腰部及手臂等多个部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仰卧起坐健身器,主要包括有一背垫织带组及一勾脚织带组;所述背垫织带组由系列挠性织带所制成,该背垫织带组具有一臀部区及一背部区,再者背垫织带组于臀部区异于背部区的另一端具有两平行延伸的扣带,再者背部区与臀部区衔接处两侧分设有一腰部固定带,又背部区异于臀部区另一端两侧分别具有一可穿挂于人体肩部的肩部固定带,且腰部固定带与肩部固定带可选择性相对接设;所述勾脚织带组由挠性织带所制成,该勾脚织带组可选择性接设于背垫织带组上,且该勾脚织带组具有两勾脚调节扣带,该两勾脚调节扣带可选择性相对接设于背垫织带组的臀部区扣带,再者勾脚织带组具有两对应人体脚掌的勾脚环带。
所述背垫织带组的臀部区具有一交叉织带,用以支撑人体臀部。
所述背垫织带组的臀部区具有一垫部网带,进一步支撑人体臀部。
所述背垫织带组的臀部区的扣带自由端分别具有一扣件,该等扣件可供臀部区的扣带与勾脚织带组的勾脚调节扣带选择性连接及调整长度。
所述背垫织带组的背部区具有一供人体背部贴靠的交叉织带。
所述背垫织带组的背部区肩部固定带自由端分别具有一扣件,而该等扣件可供腰部固定带穿置固定或选择性调整长短。
所述背垫织带组的背部区的肩部固定带中段分别具有一相对的前胸调节扣带,且该等前胸调节扣带的自由端具有一可相对扣掣的扣件,用以对应捆绑于人体胸前。
所述背垫织带组于对应背部区顶端的两侧分设有由挠性织带所制成的把手带。
所述勾脚织带组的该等勾脚环带内分别具有一横织带,可供使用者双脚踩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仰卧起坐健身器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仰卧起坐健身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仰卧起坐健身器实际操作时的仰躺动作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仰卧起坐健身器实际操作时的坐起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信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信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320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腕力器
- 下一篇:手动或自动的多功能救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