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薄膜电池组件安装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33066.7 | 申请日: | 2012-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46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杨中桂;谢超;丁永春;张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31/042 | 分类号: | H01L31/04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霍彦伟;李想 |
地址: | 450015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膜 电池 组件 安装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支架,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薄膜电池组件的安装支架。
背景技术
光伏支架的安装方式一般对土建的要求比较高,往往采用的是地埋式或平整地基,而能够利用光伏发电的电站又多设置在地广人稀的偏远地区,由于各种资源的缺乏、交通运输的不便和维护维修困难等实际问题将为业主带来巨大的建造成本。由于晶硅价格不断上扬,且在制造过程中能耗较大,非晶硅电池日益得到青睐,目前很多能源投资公司已经开始或准备投资兴建基于薄膜电池的光伏电站。根据薄膜电池板的工作特性,薄膜电池板一般竖向布置。鉴于薄膜电池的特点,安装薄膜电池的光伏支架必须具有较高的刚度,防止支架扭曲变形破坏电池板。
国内目前已经建成的薄膜电池光伏电站有大唐青钢峡10MW光伏电站,国投敦煌10MW光伏电站,青海百科10MW光伏电站等。在已经检索到的薄膜电池组件安装支架专利中,如上海驭领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的“薄膜电池组件安装装置及其与屋顶或地面连接的结构”(专利号:ZL200920068495.6)。上述光伏电站及现有专利,支架结构形式采用热浸锌C型钢或圆管搭接而成,与薄膜电池板连接的C型钢竖向布置,缺少电池板定位装置,普遍存在对支架安装要求高、安装劳动强度高、可靠性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装薄膜电池组件的安装支架,能保证薄膜电池组件在电场寿命周期内固定可靠、不损坏,降低安装支架对基础平整度的要求,从而降低建设成本。本实用新型不仅适用于户外大型荒漠地面光伏电站,也适用于屋顶光伏电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包括由横梁和斜梁构成的薄膜电池组件安放架,在所述的薄膜电池组件安放架上设有中间组件夹和边缘组件夹;在薄膜电池组件安放架的下方设置前支撑梁和后支撑梁,所述前支撑梁和后支撑梁的顶端与薄膜电池组件安放架铰接连接,其底端固定在地面上。
所述前支撑梁和后支撑梁的顶端分别通过活动铰支座与薄膜电池组件安放架铰接;前支撑梁和后支撑梁的底端与固定支座固定连接,固定支座固定在水泥支墩上。
在所述的固定支座上设有腰型孔。
所述的活动铰支座由相互铰接的内铰支座和外铰支座构成,其中,内铰支座固定在支撑梁上,外铰支座固定在斜梁上。
在所述的横梁上设置太阳能板底部定位钩。
所述的中间组件夹和边缘组件夹均由上压块和下垫块构成,在上压块的下表面设置上部橡胶垫,在下垫块的上表面设置下部橡胶垫。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灵巧、固定可靠,前后铰支座的设置,可以实现支架基础高度可调节范围达±55mm,降低了支架对安装基础的要求,电池板底部定位钩的设计,不仅提高了安装效率,降低了安装强度,而且在电池板组件夹失效的情况下,防止电池板跌落损坏,提高了连接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薄膜电池组件安装支架的主视图。
图2为薄膜电池组件安装支架的侧视图。
图3为固定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活动铰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太阳能板底部定位钩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中间组件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边缘组件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由横梁10和斜梁9构成的薄膜电池组件安放架,在薄膜电池组件安放架上设有中间组件夹4、边缘组件夹5和太阳能板底部定位钩3。在薄膜电池组件安放架的下方设置前支撑梁7和后支撑梁8,上述前支撑梁7和后支撑梁8的顶端分别通过活动铰支座2与薄膜电池组件安放架铰接,前支撑梁7和后支撑梁8的底端与固定支座1固定连接,固定支座1固定在水泥支墩上。
如图3所示,固定支座1用于将光伏支架的前支撑梁7或后支撑梁8固定到水泥支墩,在固定支座1底部设有腰型孔,在与水泥支墩6或水泥地面进行固定时,可对支座安装位置进行前后调整13mm。固定支座1通过螺栓和方螺母与支撑梁下端任意位置固定,固定支座连接示意图如图4所示。
如图4所示,活动铰支座2由相互铰接的内铰支座13和外铰支座14构成,其中,内铰支座13通过螺栓和方螺母12固定在支撑梁上,内铰支座13安装时可以沿前支撑梁7轴向调整安装位置;外铰支座14通过螺栓和方螺母12固定在斜梁9上,外铰支座14安装时可以沿斜梁9轴向调整安装位置。内铰支座13、外铰支座14通过规格为M12×80螺栓15实现销轴连接。活动铰支座2可以实现支架基础高度调节,可调节范围达±5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330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