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水井套管整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33139.2 | 申请日: | 2012-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51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孟令祥;向俊科;庞松;石俊生;赵玉汶;王玉红;曹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29/10 | 分类号: | E21B29/1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韩天宝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水 套管 整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水井套管整形器,属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针对油水井套管变形修复用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套管变形是油田开发中后期最常见的一种套管损坏形式。梨形胀管器是目前经常使用的一种机械整形器,可分为直槽式和螺旋槽式两种,其共同特点是锥角固定,因此仅适用于变形量小的单点变形修复,且每次只能整形1.5-2mm,而对变形量大的井段则需要多次起下钻,增加作业时间;同时套管被挤胀之后钢材本身的弹性恢复力使胀管器通过后的套管尺寸变小,将胀管器卡死,形成卡钻事故。
ZL200320131750.X公开了滚珠整形器,由上接头、锥套、芯轴、复合球和丝堵组成,上接头的一端设有钻杆螺纹,上接头的另一端旋拧有锥套,芯轴插接装在锥套内,锥套的末端旋拧有丝堵,锥套上设有许多圆孔,圆孔内置有复合球,芯轴和丝堵之间设有中心球。锥套、芯轴为一体化结构,若套管弯曲或变形较大,容易断裂,造成井下事故;复合球固定在锥套的圆孔内,不能滑动,整形量小,且容易被卡在套管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适用套管变形范围小、处理井段短、易卡钻的缺陷,提供一种油水井套管整形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由转换接头、球头盖、球头杆、中心杆、稳定段变径滚球胀环、锥段变径滚球胀环、承轴钢球、备紧帽组成,上转换接头的外管壁上开有水眼,下转换接头的上端为与球头杆的球头相配合的凹槽,下端与中心杆螺纹连接;球头杆上端与上转换接头螺纹连接,下端球头卡接在下转换接头上端的凹槽内,球头盖与下转换接头上端螺纹连接,并将球头杆固定;稳定段变径滚球胀环和锥段变径滚球胀环逐级套接在中心杆上,由中心杆下端的备紧帽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本实用新型与下井管柱连接后下入到套变点位置进行冲击整形,在一定的冲击力作用下,承轴钢球沿锥段变径滚球胀环的滚槽上移并产生径向扩张力,迫使变形套管扩径复原,确保套管的整形通径和直线度;上提管柱的过程中,承轴钢球沿锥段变径滚球胀环的滚槽下移缩径,从而保证管柱上行离开套变段,防止卡管柱,并准备进行下次冲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稳定段变径滚球胀环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锥段变径滚球胀环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的A -A处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转换接头、球头盖3、球头杆4、中心杆5、稳定段变径滚球胀环6、锥段变径滚球胀环7、承轴钢球、备紧帽9组成,上转换接头1a的外管壁上开有水眼2,下转换接头1b的上端为与球头杆4的球头相配合的凹槽,下端与中心杆5螺纹连接;球头杆4上端与上转换接头1a螺纹连接,下端球头卡接在下转换接头1b上端的凹槽内,球头盖3与下转换接头1b上端螺纹连接,并将球头杆4固定;稳定段变径滚球胀环6和锥段变径滚球胀环7逐级套接在中心杆5上,由中心杆5下端的备紧帽9固定。
所述的稳定段变径滚球胀环6的外管壁为圆柱体,其下侧部开有滚槽,承轴钢球8a安装在稳定段变径滚球胀环6的滚槽内。
所述的稳定段变径滚球胀环6的滚槽上部为球面,侧面为斜面。
所述的锥段变径滚球胀环7的外管壁为圆锥体,其下侧部开有滚槽,承轴钢球8b安装在锥段变径滚球胀环7的滚槽内。
所述的锥段变径滚球胀环7的滚槽上部为球面,侧面为斜面。
所述的稳定段变径滚球胀环6和锥段变径滚球胀环7下侧部沿周向上均布有八个滚槽。
在进行套管整形时,将本实用新型的上转换接头1a与下井管柱连接后下入到套变点位置进行冲击整形。在下入及冲击过程中,修井液通过上转换接头1a外管壁上的水眼2进行循环,避免下井管柱蹩压造成井下事故。在整形时,承轴钢球8b沿锥段变径滚球胀环7的滚槽上移扩径并产生径向扩张力,迫使变形套管扩径复原。上提管柱的过程中,承轴钢球8b沿锥段变径滚球胀环7的滚槽下移缩径,从而保证管柱上行离开套变段,防止卡管柱。重复上述步骤,对套变点位置进行多次冲击整形,直至整形成功。
整形过程中,承轴钢球8a沿稳定段变径滚球胀环6的滚槽上移扩径并产生径向扩张力,可确保套管的整形通径和直线度。
在套变位置出现弯曲的情况下,球头杆3的球头可在下转换接头1b上端的凹槽内转动,防止中心杆5在冲击过程中因套管弯曲等原因被蹩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331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