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化工氧化尾气处理的涡轮膨胀制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33878.1 | 申请日: | 2012-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52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贺梁;卢平安;曹礼明;马翼飞;吉曾玉;宋万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航力机电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11/00 | 分类号: | F25B11/00;B01D5/00 |
代理公司: | 襄阳中天信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8 | 代理人: | 杜德成 |
地址: | 44105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化工 氧化 尾气 处理 涡轮 膨胀 制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化工尾气冷却处理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化工氧化尾气处理的涡轮膨胀制冷装置。
背景技术
氧化尾气的处理,无论是干法处理还是湿法处理,都需要将氧化尾气冷却后才能实施,现有技术中,氧化尾气的冷却过程存在有效率不高、能耗较大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用于化工氧化尾气处理的涡轮膨胀制冷装置,它有效地利用了氧化尾气原本具有的压力能来制冷氧化尾气,可靠地提高了制冷效率和降低了制冷能耗。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设计一种由涡轮膨胀机和供油系统组成用于化工氧化尾气处理的涡轮膨胀制冷装置,涡轮膨胀机的涡轮机体分别连接涡轮端、机配空滤减压阀和压气端,涡轮端、涡轮端入口和涡轮端出口形成氧化尾气膨胀制冷通道;涡轮膨胀机的涡轮机体与供油系统形成涡轮膨胀机运行的润滑油通道。
涡轮膨胀机的涡轮端设置有涡轮端入口和涡轮端出口,涡轮端入口连接余热余压氧化尾气,涡轮端出口连接去分离器和冷箱的氧化尾气;涡轮膨胀机的压气端设置有压气端入口和压气端出口,压气端入口连接来自冷箱和分离器的氧化尾气,压气端出口输出处理后的氧化尾气。
供油系统产生加压润滑油,通过过滤器、滑油管路进入涡轮膨胀机的涡轮机体,机配空滤减压阀接收的净化风也进入涡轮机体,以阻止氧化尾气进入涡轮膨胀机,并且随供油系统的压力润滑油回流至油箱而排空。
供油系统的油箱中设置有滑油加热器,供油系统还设置有滑油冷却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涡轮端、涡轮端入口和涡轮端出口形成氧化尾气膨胀制冷通道,涡轮机体与供油系统形成涡轮膨胀机运行的润滑油通道,净化风也进入涡轮机体,因而氧化尾气与滑润油系统互不相混。由于供油系统中设置有油箱式滑油加热器和滑油冷却器,因而可以保障润滑油适应环境温度、稳定油流循环、维持润滑流畅。另外由于净化风通过机配空滤减压阀进入涡轮机体,起到密封涡轮膨胀机中的氧化尾气的作用,并且随供油系统的压力润滑油回流至油箱而排空,因而保障了涡轮膨胀机的正常运转。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能耗低、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涡轮膨胀机(1),2、供油系统(2),3、涡轮端(3),4、涡轮端入口(4),5、涡轮端出口(5),6、涡轮机体(6), 7、机配空滤减压阀(7),8、压气端(8),9、压气端入口(9),10、压气端出口(10),11、油箱(11),12、滑油加热器(12),13、球阀(13),14、上油泵(14),15、上止回阀(15),16、下油泵(16),17、下止回阀(17),18、溢流阀(18),19、滑油冷却器(19),20、过滤器(20),21、滑油管路(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提供的实施例分三个部分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第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成部分。
本实用新型的组成:涡轮膨胀机(1),供油系统(2)。
涡轮膨胀机(1)包括:涡轮端(3),涡轮端入口(4),涡轮端出口(5),涡轮机体(6), 机配空滤减压阀(7),压气端(8),压气端入口(9),压气端出口(10)。
供油系统(2)包括:油箱(11),滑油加热器(12),球阀(13),上油泵(14),上止回阀(15),下油泵(16),下止回阀(17),溢流阀(18),滑油冷却器(19),过滤器(20),滑油管路(21)。
第二,润滑油油系统的运行。
在供油系统(2)中,首先,开启球阀(13),然后,启动上油泵(14)或者下油泵(16),并根据环境温度决定是否开启滑油加热器(12)。润滑油从油箱(11)中泵出,顺着滑油管路(21),经过球阀(13)、上油泵(14)、上止回阀(15),或者经过球阀(13)、下油泵(16)、下止回阀(17),再经过滑油冷却器(19)、过滤器(20),进入涡轮膨胀机(1)的涡轮机体(6)的润滑油系统。运行过程中,如果滑油管路(21)压力过高,溢流阀(18)会自动启动溢流,以防止上油泵(14)和下油泵(16)出现过载。
第三,氧化尾气的制冷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航力机电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襄阳航力机电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338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