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拾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34147.9 | 申请日: | 2012-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776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庄开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镇海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
主分类号: | A63B47/02 | 分类号: | A63B47/02;A63B6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201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拾球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育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拾取在地上的乒乓球的器具。
背景技术
在打乒乓球时,球掉在地上拾取不方便,尤其是在训练时,地上到处是乒乓球,拾取时更累,这是乒乓球训练时比较头疼和麻烦的事。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乒乓球拾球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拾球器,该拾球器设置了球袋和套口,不仅方便拾球,而且一次能拾取的数量较多。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是,采用网布制成长筒状的网兜,网兜的上下口连按刚性的圆圈,圆圈分别固定在操作杆的上下端部,操作杆的上部设置把手,把手向下折弯,在把手上套入塑胶外套,便于拿捏,下部圆圈与操作杆的下端齐平,下部圆圈内用网布封闭.封闭布的中心开圆孔,该孔的圆周安装一个弹性圈,弹性圈的口径小于乒乓球的最大直径,而大于乒乓球最大直径的三分之二,只要稍用力乒乓球就能穿过弹性圈,使用时,捏住操作杆的把手,将下端的圆孔对准地上的乒乓球,稍用力向下压,乒乓球就会撑开弹性圈进入网兜中,因网兜的容积较大,可以装入多个乒乓球,所以可连续拾球,从而达到方便拾球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弯腰也能拾球,减少拾球时的麻烦,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是拾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网兜,2.圆圈,3操作杆,4.把手,5.弹性圈。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中,采用网布制成长筒状的网兜1,网兜的上下口连按刚性的圆圈2,圆圈分别固定在操作杆3的上下部,操作杆的上部设置把手4,下部圆圈与操作杆的下端齐平,下部的圆圈内用网布封闭.封闭布的中心开圆孔,该孔的圆周安装一个弹性圈5,弹性圈的口径小于乒乓球的最大直径,而大于乒乓球最大直径的三分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镇海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未经宁波市镇海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341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卡簧机
- 下一篇:一种嫁接苗子叶方向可调的振动式上苗执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