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消除杂光的夜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34738.6 | 申请日: | 2012-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756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庄敏;鹿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保千里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33 | 分类号: | H04N5/33;H04N5/225;G03B17/14;G03B15/05;G02B5/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8 | 代理人: | 刘文求;杨宏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消除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监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消除杂光的夜视系统。
背景技术
CCD(Charge-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元件)是一种半导体器件,能够把光学影像转化为数字信号。由于CCD技术发展比较成熟,还具有成本低、批量性好、寿命长等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摄像监控技术领域。
现有的夜视监控系统一般包括摄像机、红外补光装置和控制器,所述摄像机和红外补光装置均与控制器连接,该控制器用于控制摄像机摄像和根据环境亮度控制红外补光装置进行补光。但现有的夜视监控系统没有将夜视监控系统中的红外光分离出来,使得摄像机直接被可见光直射,由于所有的光都会照射到摄像机的CCD上,使得摄像机的曝光会过度,造成摄像机的图像会白茫茫一片,看不见其拍摄的物体。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消除杂光的夜视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消除杂光的夜视系统,能消除杂光的干扰使摄像机能获得清晰的图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消除杂光的夜视系统,包括摄像机、用于补充红外光的红外补光装置、控制器和显示屏,所述摄像机、红外补光装置和显示屏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摄像机包括镜框、用于透过可见光的第一滤光片、用于透过红外线的第二滤光片、用于切换所述第一滤光片和第二滤光片的切换马达和用于采集视频图像的CCD图像采集装置;所述第一滤光片和第二滤光片位于同一平面上,且位于所述CCD图像采集装置的前方,所述切换马达位于所述镜框的一侧,且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上述的用于消除杂光的夜视系统中,还包括用于检测环境亮度的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
上述的用于消除杂光的夜视系统中,用于检测与红外补光装置相同波段的红外光的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
上述的用于消除杂光的夜视系统中,所述第一滤光片上镀有用于透过可见光的第一单层纳米膜,所述第一单层纳米膜的厚度为1uA。
上述的用于消除杂光的夜视系统中,所述第二滤光片上镀有用于透过红外线的第二单层纳米膜,所述第二单层纳米膜的厚度为1uA。
上述的用于消除杂光的夜视系统中,所述红外补光装置为红外LED灯或者红外激光装置。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消除杂光的夜视系统包括摄像机、用于补充红外光的红外补光装置、控制器和显示屏,所述摄像机、红外补光装置和显示屏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其中,所述摄像机包括镜框、用于透过可见光的第一滤光片、用于透过红外线的第二滤光片、用于切换所述第一滤光片和第二滤光片的切换马达和用于采集视频图像的CCD图像采集装置;所述第一滤光片和第二滤光片位于同一平面上,且位于所述CCD图像采集装置的前方,所述切换马达位于所述镜框的一侧,且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环境亮度控制切换马达将所述第一滤光片切换至CCD图像采集装置的正前方,或者将所述第二滤光片切换到CCD图像采集装置的正前方,同时控制红外补光装置补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消除杂光的夜视系统,当环境较亮时将第一滤光片切换至CCD图像采集装置的正前方,只允许可见光透过,使其可以得到清晰的彩色图片;当在夜晚时,将第二滤光片切换至CCD图像采集装置的正前方,只允许红外线透过阻止可见光透过,并控制红外补光装置补光,从而消除了对面直射摄像机的可见光(比如汽车灯)波段及其它波段的杂光的干扰,使夜视系统无论在白天还是在夜晚都能获得清晰的图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消除杂光的夜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消除杂光的夜视系统中摄像机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消除杂光的夜视系统的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消除杂光的夜视系统中摄像机成像信号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保千里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保千里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347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