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悬挂式移动除尘小车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34966.3 | 申请日: | 2012-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9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韦俊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9/18 | 分类号: | B65G69/18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徐玲菊 |
地址: | 650302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挂 移动 除尘 小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尘小车,特别是一种悬挂式移动除尘小车,属于机械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移动除尘小车是成品仓卸矿车的附属移动除尘设备,使用该设备主要是减少成品仓岗位粉尘,保护职工健康。目前,移动除尘小车均通过其底部的车轮置于通风槽顶部的轨道上,且移动除尘小车的侧部通过连接法兰与卸矿车连通,底部与通风槽相连,从而使移动除尘小车内形成负压区域,这样可将卸矿车卸矿时产生的粉尘经移动除尘小车吸入通风槽中,实现卸矿岗位的除尘。由于运行中常会因移动除尘小车车轮卡在轨道上或者脱轨,而导致卸矿岗位无法除尘,甚至要中断烧结生产,进行抢修和复位,不仅影响正常生产,同时检修时需要将移动除尘小车从卸矿车上脱离开来,导致车间内粉尘数量增大,给现场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移动除尘小车易卡在轨道上或者脱轨,而影响正常生产,并因检修时移动除尘小车的脱离带来的大量粉尘,而污染环境,给现场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等诸多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悬挂式移动除尘小车。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完成:一种悬挂式移动除尘小车,包括其侧部带进口,底部带出口的箱式车体,其特征在于箱式车体通过其顶部设置的球绞与其上带移动轮的支架相连,支架的移动轮置于通风槽上部的撑梁上,从而使除尘小车悬挂于撑梁上,并在保持与卸矿车、通风槽连通的同时,沿撑梁往复移动。
所述撑梁为工字钢,其两端通过固定件固定在通风槽上方的通栏柱子上。
所述支架包括并列的两块三角形板,三角形板的下端通过球绞与移动除尘小车顶部相连,三角形板的上端两侧分别通过连轴固定有移动轮,两移动轮置于工字钢上,以便移动除尘小车通过支架悬挂在工字钢上,并沿工字钢往复移动。
所述箱式车体侧部进口通过法兰与卸矿车连通,底部出口与通风槽连通,以便通过箱式车体将卸矿时产生的粉尘吸入通风槽中,避免粉尘弥漫,实现除尘。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采用上述方案,使移动除尘小车悬挂于通风槽上部的工字钢上,并沿工字钢自如地往复移动,大大提高了小车移动时的稳定性,并从根本上解决了移动除尘小车卡在通风槽轨道上或者脱轨而带来的系列问题。在保证正常生产的同时也提高了安全性,降低了维修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挂式移动除尘小车,包括其侧部带进口10,底部带出口的箱式车体1,箱式车体1通过其顶部设置的球绞2与其上带移动轮4的支架3相连,支架3的移动轮4置于通风槽9上部的撑梁7上,撑梁7为工字钢,其两端通过固定件6固定在通风槽9上方的通栏柱子5上,支架3包括并列的两块三角形板8,三角形板8的下端通过球绞2与箱式车体1顶部相连,三角形板8的上端两侧分别通过连轴固定有移动轮4,两移动轮4置于工字钢上,箱式车体1侧部进口10通过法兰与卸矿车连通,底部出口与通风槽9连通,从而使箱式车体1内形成负压区域,这样可将卸矿车卸矿时产生的粉尘经移动除尘小车吸入通风槽9中,实现卸矿岗位的除尘,如图1、图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349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撕线成型设备
- 下一篇:散料装车机的输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