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外壳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35081.5 | 申请日: | 2012-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9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洪良仕;许媛;张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安市优特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36111 | 代理人: | 刘凌峰 |
地址: | 343000 江西省吉***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 动力电池 外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外壳,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外壳。
背景技术
锂离子动力电池做为一种新型的动力技术,可以使用在任何一种驱动车辆上,如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小轿车、电动中巴和大巴,以及UPS、移动激光电源、移动照明电源、移动通讯设备、军事领域、航空航天领域,其使用面非常之广。
锂离子动力电池在实际使用中是由多个电池单体以不同方式串并联组成,然而目前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壳体多为单开口的立体方形或圆角形,这类结构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因为碰撞跌落导致隔圈被压扁容易引起短路等不安全隐患,并且在装配过程中要将电极体从开口处塞入壳体内,然后盖上盖帽,此工序入壳过程中极容易导致电极体外层被壳壁划破,导致电芯内部短路,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外壳,该外壳针对现有锂离子动力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电池碰撞跌落造成短路的安全隐患、散热性能不好及电池寿命短的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金属壳,避免电池碰撞造成的电池短路隐患、避免套壳时刺破电芯及延长电池寿命。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的,它包括动力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外壳呈T字形结构。
所述T字形结构两边突出的尺寸是相同的。
所述T字形结构突出部位的高度尺寸要求在0.5mm-10mm。
所述T字形结构突出部位的宽度尺寸要求0.5mm-10mm。
所述动力电池外壳内还设有隔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1)本发明的金属壳由于存在T字头部突出的部位,在电池碰撞跌落的过程中,对隔圈的挤压会有缓冲作用,这样解决了隔圈由于挤压导致电池短路的安全隐患。(2)金属壳存在的T字头部使电池多了一部分利用空间,这部分空间又可以储存一部分电解液,这样大大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3)由于电池金属壳开口处多了T字头部的部位,这个结构有利用于改善电池散热性能。(4)不同于传统电池的T字形开口,方便了电芯入壳,避免了电芯在入壳的时候容易刺破极片导致电芯内部短路的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组装结构图。
其中:1:金属壳,2:电极体, 3:隔圈, 4:盖板,5:负极耳,6:正极耳。
具体实施方式
1、 先对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金属壳作详细描述:首先本实用新型的金属壳是呈T字形状;其次对T字结构有具体约束:①其中T字部位的两边突出的部分尺寸是相同的.②而对此突出部位的高度h要求在0.5mm到10mm之间(即0.5mm<t2<10mm)。③对突出部位的宽度d尺寸限制在0.5mm到10mm之间(即0.5mm<t1<10mm)。
对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组装结构作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是由金属壳1、电极体2、隔圈3、盖板4、负极耳5、正极耳6所组成。其中电极体2是普通方形动力电池的电芯结构,电极体2入壳后负极耳5、正极耳6焊接在盖板4上,隔圈3覆盖电芯并且比电芯宽,最后盖板4与金属壳1扣合,经焊接形成一个密封体。上述完成后,由金属壳1上的注液孔进行电解液导入,形成锂离子动力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安市优特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吉安市优特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350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液压刮板整形器
- 下一篇:一种点涂用焊料包装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