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集电体密封圈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35545.2 | 申请日: | 2012-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54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余谷峰;陈水标;徐梓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野马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2 | 分类号: | H01M2/1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520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集电体 密封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圈结构,尤其是一种使用在电池集电体中的密封圈。
背景技术
目前,电池以其环保、安全的特性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使用。集电体是电池中的重要部件,集电体在电池中的作为主要为三个:一是收集并向外输送电池内部负极部分产生的电流,二是起到密封作用,将电池壳体底端的开口封闭,三是起到安全防爆作用,防止电池因其内部气体压力过高而发生爆炸。
为达到安全防爆的作用,密封圈在其主体平面上需要设置至少一处薄弱部位,其强度要低于主体平面的其他部位的强度,使得电池内部的气体压力异常并增大到电池爆炸压力之前,密封圈的薄弱部位即可断裂,而其他部位不会产生断裂,将电池内部的气体从断裂处释放,同时根据设定好的气体流向路线释放,避免产生不可预料的气流。
中国专利局于2008年7月23日公告了一份CN201091032Y号专利,名称为电池集电体,其密封圈为旋转体结构,同时其底盖具有凸向所述密封圈的凸起结构,用于在所述密封圈因防爆沟断裂而下落时将其支撑,从而形成连通所述密封圈的断裂开口与所述底盖泄气孔的泄气通道,密封圈的底面设有内凹的环形导气通道。防爆沟为密封圈的薄弱部位,电池气压增大时,防爆沟断裂,防爆沟为环形结构,因此密封圈的外圈与中心部位脱离,影响底盖的连接牢固程度,可能造成底盖被增大的气压爆裂炸开,造成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防爆沟为环形结构,爆裂时造成密封圈的外圈与中心部位脱离,使得底盖炸开发生安全事故的缺陷,提供一种电池集电体密封圈,断裂沟的背面形成径向的导气槽,防止密封圈的外圈与中心部位相脱离,爆裂时也能保证底盖的连接良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池集电体密封圈,中间为圆柱体,圆柱体的一端面连接有径向的密封主体,密封主体的外周设置有外圈,圆柱体中心设置有中心孔,外圈为围绕圆柱体轴线的旋转体,外圈的端部与密封主体的外周之间连接有弯曲的封闭部,封闭部的弯曲方向朝向圆柱体的另一端面,封闭部、密封主体与圆柱体外周形成开口朝向电池的气腔,气腔内壁处于密封主体与封闭部连接的部位处设置有环形的断裂沟,密封主体上与电池相背的主平面上设置有呈扇形的导气槽,导气槽的底部对应断裂沟的位置的厚度最小。中心孔用与装配电池的中心柱体;密封主体和外圈形成底盖的连接框架;弯曲的封闭部成为密封圈在集电体封口过程中的支撑部,封闭部弯曲与密封主体及圆柱体外表形成了一个带开口的气腔,该气腔成为电池内部气压释放的存放腔,可以降低电池内部的压力;断裂沟远离圆柱体,尽量靠近电池的外周部位,防止电池从中心部位爆裂;断裂沟与背面的导气槽形成密封圈最薄弱的部位,且该部位正好处于气腔的底部位置,成为气腔的泄压口,当气腔内的气压大于断裂口沟的疲劳强度,断裂沟断裂,完成泄压;导气槽为扇形状,只占据主体平面的部分区域,不会降低外圈与密封主体之间的连接强度,断裂沟断裂泄压时,外圈不会与密封主体脱离,确保泄压安全。
作为优选,圆柱体上的中心孔为T形孔,T形孔的大径部处于圆柱体连接密封主体的一端,大径部与T形孔的小径部之间为圆角过渡。T形孔与中心柱体为过盈配合,中心柱体的端部嵌入到大径部内使得该端部不会突出到主平面外。
作为优选,密封主体的厚度从圆柱体的一侧向外周逐渐减小,气腔的内壁中密封主体的背面为倾斜状,主平面为垂直圆柱体轴线的平面。密封主体远离圆柱体的外周的厚度最小,断裂沟又处于厚度最小的位置,断裂的效果好;密封主体的背面为倾斜状,形成一个气流的导向作用,气流从电池内部释放进入到气腔,经过导向汇集到断裂沟的位置,断裂沟处的压力增大,超过断裂临界点形成断裂泄压。
作为优选,导气槽的深度从圆柱体的一侧向密封主体的外周逐渐增大,并在导气槽的中间部位形成转折,导气槽处于密封主体外周的部位向密封主体的背面凹陷。导气槽的深度从中心相外周逐渐增大,不会减弱密封主体的强度,在断裂沟处最深,确保断裂沟断裂顺利。
作为优选,封闭部在气腔的内壁处的表面为弧面,气腔的开口部位的径向的尺寸大于气腔的底部的径向的尺寸。气腔内壁的弧面对释放到气腔内的气流进行导向。
作为优选,封闭部的外侧为斜面,该斜面与气腔内壁的弧面形成环形的支撑环,支撑环的截面呈三角形,密封圈的外圈与三角形的一个角相连,密封主体通过一个斜的连接部与三角形的另一个角相连。支撑环的截面呈三角形,三角形的高度为支撑的厚度,该厚度大于密封主体的厚度,提升了集电体在封口过程中的支撑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野马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野马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355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