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供电蓄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35799.4 | 申请日: | 2012-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52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世杰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20/00 | 分类号: | F28D20/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115 | 代理人: | 宋铁军 |
地址: | 11016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供电 蓄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供电蓄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由1万伏或2万伏高压电网直接供电、并能充分利用低谷电进行蓄热、为热量需求用户供暖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技术“高压供电储能装置”,虽然能够由高压电网直接供电,并利用低谷电进行储热,但是,该装置发热体采用的常规的圆形电热丝,螺旋缠绕,其存在的问题是,这种圆形电热丝靠点接触,接触面小,中间有空的地方,导致热阻太大,使加热丝与蓄热体之间的温差加大,加热丝的寿命缩短,为了降低温差,减少热阻,在同等截面时,增加发热体的表面积,可降低加热丝表面的热负荷,以减小电热丝与蓄热体之间的温差。另外,它的蓄热体由于结构的单一性,蓄热和热输出的效果也不够理想。因此,需要对其结构进行大胆的改进和创新,使其更加完善,以更好的优化能源利用,降低用电成本,有效的实现节能减排。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高压供电蓄热装置,该装置能够由高压电网直接供电,并充分利用低谷电进行蓄热,以热量需求用户的需要,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用电成本高、用电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压供电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蓄热体由蓄热模块和电热丝组成,蓄热模块为上下组合结构,下模块的下部设有拱形的通风通道,电热丝为扁型片状结构,若干蓄热模块有序间隔叠落组合在一起,电热丝有序间隔排列,设置在蓄热模块之间,蓄热体的周围设有热风通道,循环风机通过风道进口将风力传输给蓄热体,在热风通道内形成环流,在内保温层和外保温层之间设有保温填充料,高压电通过高压接入端给电热丝提供电源。
所述的蓄热模块由高密度蓄热材料制成的上下组合结构,上模块为小尺寸的砖,下模块为大尺寸的砖,3块或4块上模块设置在一个下模块上。
所述的蓄热体的顶部设有上端面,在上端面上设有绝缘支柱,蓄热体的底部设有下端面,在下端面的下面也设有绝缘支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装置由1万伏或2万伏高压电网直接供电,不需要电源变压器,不用改造变电所等电力设施,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由于增加电力设施,而造成的浪费电力资源,成本费用提高,电力线路的空载增加损耗等问题,可以充分利用低谷电进行蓄热,为热量需求用户供暖,优化能源利用,降低用电成本,有效的实现节能减排。
2.本装置的蓄热体采用采用模块化组合式结构,热量蓄存和输出的效果好,配置灵活,有利于生产装配,方便维修更换。
3.本装置的发热体采用扁型片状结构的电热丝,由于截面相同的圆型和片状体的表面积不同,为了增加表面积制成扁型的,接触面积增大了,减小了热阻,降低了电热丝与蓄热体之间的温差延长了加热丝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4 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 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循环风机,2、蓄热体,3、电热丝,4、绝缘支柱,5、内保温层,6、保温填充料,7、外保温层,8、高压接入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本实用新高压电加热蓄热装置的结构如图1-5所示,蓄热体设置为并列的三组,蓄热体2由蓄热模块和电热丝3组成,蓄热模块由高密度蓄热材料制成为上下组合结构,上模块为小尺寸的砖,下模块为大尺寸的砖,下模块的下部设有拱形的通风通道,在一个下模块上设置3块或4块上模块。电热丝3为扁型片状结构。若干蓄热模块有序间隔叠落组合在一起,电热丝有序间隔排列,设置在蓄热模块之间。蓄热体2的顶部设有上端面,在上端面上设有绝缘支柱4,蓄热体2的底部设有下端面,在下端面的下面设有绝缘支柱4,蓄热体2的周围设有热风通道,循环风机1通过风道进口将风力传输给蓄热体,在热风通道内形成环流,在内保温层和外保温层之间设有保温填充料6,高压电通过高压接入端8给电热丝提供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世杰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沈阳世杰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357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水冷却器的复合箔翅片钎焊固定机构
- 下一篇:蒸汽排放回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