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动器伺服控制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35954.2 | 申请日: | 2012-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1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海超 |
主分类号: | F16D65/16 | 分类号: | F16D65/16;F16D121/24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02 | 代理人: | 亢志民;张欣棠 |
地址: | 467000 河南省平顶***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器 伺服 控制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动器伺服控制机构,特别涉及一种应用在制动带或制动鼓上的制动器伺服控制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制动器伺服控制机构,制动带箍住或松开转鼓的动作,是由一个可在制动液压油缸中往复移动的活塞控制的,当无制动油压时,活塞在复位弹簧张力的作用下,把顶杆推在制动油缸的一端,一旦具有一定压力油进入油缸并克服复位弹簧的张力,活塞就被移向油缸的另一端,在此过程中,通过一个杠杆导杆带动制动带的活动端箍紧转鼓,当制动油缸的油压切断并泄放时,活塞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拉动顶杆及制动带的活动端,解除制动作用,在新型汽车自动变速器中,制动作用的解除通常是由复位弹簧及油液压力共同完成的,即伴随活塞一侧制动油压的切断和泄放,另一侧额外地提供一个制动解除油压,以此来协助复位弹簧尽快地解除制动,当活塞完全复位后,该制动解除油压仍将继续作用,以确保制动带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现有技术中的制动带只能够做两个动作,箍住制动鼓或者松开制动鼓,当制动带箍住制动鼓 时会有转动摩擦,但是这种转动摩擦是不可控的,制动过猛会造成刚性冲击,现有技术中如果制动带在需要长时间箍住制动鼓时,那么活塞上要有持续不断的液压压力提供,这样就造成大量的动力损失,如果制动带要得到足够的箍紧力,就必须提高活塞的横截面积,如果需要多个制动系统以制动鼓的轴向并排安装时,活塞的直径会影响到整个制动器的长度,在目前的制动带变速器应用中,要在壳体上加工出复杂的液压系统、管路、油缸以及安装电磁阀,造成结构复杂体积过大,增大了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控制制动力、动力损失小、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的伺服控制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制动器伺服控制机构,包括由微机MCU、通过数据线与微机MCU连接的控制壳体、设置在控制壳体内的制动带,设置在制动带内的制动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动带通过枢轴连接有顶杆,所述的控制壳体内通过枢轴连接有杠杆,杠杆一端设置有凹槽,顶杆设置在杠杆的凹槽内,杠杆另一端通过枢轴连接有制动防滑板,制动防滑板与杠杆形成夹角,杠杆上设置有制动推拉滑块与推拉电磁铁,制动推拉滑块与推拉电磁铁设置在制动防滑板与杠杆的夹角内,所述的控制壳体内通过枢轴连接有止回杆,止回杆通过枢轴连接有制动防滑板,制动防滑板与止回杆形成夹角,止回杆上设置有制动推拉滑块与推拉电磁铁,制动推拉滑块与推拉电磁铁设置在制动防滑板与止回杆的夹角内,杠杆、止回杆与控制壳体连接有弹簧,所述的控制壳体外设置有带有齿轮的步进电机,控制壳体内设置有与步进电机的齿轮啮合的凸轮轴齿轮,凸轮轴齿轮上设置有凸轮,所述的杠杆、止回杆与凸轮相互配合。
所述的控制壳体上设置有感应头。
所述的微机MCU通过数据线与步进电机、推拉电磁铁、感应头相连接。
所述的控制壳体上设置有调整磨损间隙的调整螺栓。
所述的制动带与调整螺栓枢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可控制制动力的时间长短,当长时间制动时,不需要动力供应,结构简单、体积小、耗能小,在某些场合可替代离合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制动器伺服控制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海超,未经张海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359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销齿传动柔性驱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金属复合材料的耐磨衬套